脑膜炎病因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感染多学科微生物专题33隐球菌
TUhjnbcbe - 2021/1/27 23:56:00

患者为48岁的男性,因持续头痛1月入院,头痛为全头部及后颈部持续性胀痛,伴视物模糊,记忆力下降。无肢体麻木无力。无发热、咳嗽咳痰。查体:精神差,神清,颈强三指。颅神经、四肢运动、感觉未见明显异常。根据患者表现,医生初步诊断考虑隐球菌性脑膜炎或结核性脑膜炎。

为明确感染病原菌,医生建议患者取脑脊液进行mNGS检测。(样本被送至位于成都的诺瀚康医学检验实验室进行病原微生物项目检测)。

病原微生物项目检测报告显示:样本中隐球菌属的新生隐球菌(该菌是该属中引起人类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种,可侵犯人和动物引起隐球菌病,对人类是机会性致病菌,初始感染灶多为肺部,可播散至全身其他部位,最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浓度较高。该患者最终诊断为:隐球菌性脑膜炎,在医生的帮助下,患者迅速好转。

不能明确病原体就无法精准治疗。造成目前临床经常被迫经验用药、推断用药,若用药错误则延误病程、加重费用负担甚至导致死亡。通过对病原体进行mNGS检测,可极大程度降低患者家庭、医院及社会的医疗压力。

基于宏基因组的新一代测序技术mNGS不依赖于传统的微生物培养,直接对临床样本中的核酸进行高通量测序,然后与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根据比对到的序列信息来判断样本包含的病原微生物种类,能够快速(24-48小时)、客观的检测临床样本中的较多病原微生物(包括病*、细菌、真菌、寄生虫),且无需特异性扩增,尤其适用于急危重症和疑难感染的诊断。

采用NGS技术,可对多种感染样本(全血、腹水、痰液、肺泡灌洗液、脑脊液、组织标本等等)进行DNA/RNA片段高通量测序,通过算法分析标本中病*、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的遗传信息,能够在24小时(快速版)—48小时(标准版)内快速准确确定感染病原体分类和耐药基因等信息,为疑难、危重感染提供快速精准的诊断依据。

我们的检测流程:

关于我们

诺瀚康医学检验实验室,秉持技术普惠大众,专注核酸测序技术,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临床感染测序分析,为临床医生患者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最大程度地使患者获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1/1/27 23:56:00

为医者减压力

为患者谋福利

合理用药精准用药

欢迎
  

1、氟康唑: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的首选药物。首剂mg/日,以后视病情~mg/日静点,一般需用药6~8周以上。

2、伊曲康唑:~mg/日口服。2个月以上。

3、二性霉素B:过去一直为该病的首选药物。用量为每日0.1~1mg/kg,从0.1mg/kg/日开始,渐递增至0.6~1mg/kg/日,总量可达1.5~3g,每日增加2.5~5mg,儿童每日增加1~2。疗程为2~4个月。本药还可用于鞘内注射。肺部病变可用0.%的溶液雾化吸入。

4、5-FC:常与二性霉素B或咪唑类联合用药。每日50~mg/kg,分3~4口服次。一般对症治疗:如降低颅内压,减轻颅内水肿,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加强支持疗法。

—END—往期精彩回顾▼

感染多学科微生物专题(十)——阴沟肠杆菌

感染多学科微生物专题(十一)——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多学科微生物专题(十二)——卡他莫拉菌感染多学科微生物专题(十三)——诺卡氏菌感染多学科微生物专题(十四)——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多学科微生物专题(十五)——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多学科微生物专题(十六)——百日咳杆菌感染多学科微生物专题(十七)——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感染多学科微生物专题(十八)——疟原虫感染多学科微生物专题(十九)——布鲁氏杆菌感染多学科微生物专题(二十)——流感病*感染多学科微生物专题(二十一)——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河南省感染多学科会诊”宗旨在于为疑难重症感染患者提供全方位、专业化、规范化及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并努力打造集疑难会诊、学术交流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平台,服务于临床医生,造福于患者及家庭。

温馨提示

欢迎省内外其他专家积极参与、指导、交流,如有病人需要会诊可按照下面流程预约办理。

会诊时间:每周三下午2:30-5:30

会诊地点:郑东院区门诊3层多学科会诊中心

联系

-

主任联系

预约流程:门诊和住院患者,提前至郑东院区门诊办公室(门诊3层门诊办窗口),预约挂号“感染多学科会诊”,并登记排号。会诊费:元/人·次。

备注:会诊病人请准备好所有资料(检验及检查结果,如既往曾住院,建议复印完整病例资料以供参考比较)

感染诊治,你我共同参与!

1
查看完整版本: 感染多学科微生物专题33隐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