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S测序
患者女,50岁。
.3
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全头部胀痛感,晨起为重,伴有恶心、呕吐,腰椎穿刺显示隐球菌阳性,诊断隐球菌脑膜炎,给予抗病*、止痛等治疗,患者症状稍有好转。
.4.8
为求进一步诊治,患者就诊,门诊以“隐球菌脑膜炎(?)”收治入院,暂予止痛等对症治疗。
.4.9
为明确诊断,局麻下行腰椎穿刺术,脑脊液送检常规生化培养,隐球菌抗原、神经系统感染病原菌NTS检测等。
.4.10
辅助检查显示:隐球菌抗原(+),NTS检测显示新型隐球菌感染,加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
4月10日NTS检测结果
.4.17
隐球菌抗原检测仍为阳性(+),但患者头痛及恶心呕吐症状未再次出现,继续使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
病原菌简介
新型隐球菌,是一种细胞内条件性致病真菌,是隐球菌病的病原体,常见于鸟类排泄物中,也可存在人口腔中。该菌大多由呼吸道吸入,在肺部引起轻度炎症,或隐性传染,亦可由破损皮肤及肠道传入。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可向全身播散,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真菌性脑膜炎、脑炎、脑肉芽肿等,此外可侵入骨骼、肌肉、淋巴结、皮肤粘膜引起慢性炎症和脓肿。
药物推荐
首选药物:
氟康唑,严重感染患者推荐使用两性霉素B,起效后,换用氟康唑。
次选药物:伊曲康唑或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