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病因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三陆脑科病毒性脑膜炎
TUhjnbcbe - 2021/8/15 19:13:00

病*性脑膜炎是一组由各种病*感染引起的软脑膜(软膜和蛛网膜)弥漫性炎症综合征,主要表现发热、头痛、呕吐和脑膜刺激征,是临床最常见的无菌性脑膜炎。

大多数为肠道病*感染,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柯萨奇病*A和B、埃可病*等,其次为流行性腮腺炎病*、疱疹病*和腺病*感染,疱疹性病*包括单纯疱疹病*及水痘带状疱疹病*。脑脊液无色透明,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白细胞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病程呈良性,多在2周以内,一般不超过3周,有自限性,预后较好。

病因

本病大多数为肠道病*感染,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柯萨奇病*A和B、埃可病*等,成流行或散在发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少数通过呼吸道分泌物传播。其次为流行性腮腺炎病*、疱疹病*和腺病*感染。腮腺炎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常为自限性。疱疹性病*包括单纯疱疹病*、EB病*、巨细胞病*及水痘带状疱疹病*。虫媒病*为一类通过在脊椎动物和嗜血节肢动物宿主间传播而保存在自然界的病*,分布在多个病*家族,至少有80种可使人类染病。

临床表现

通常急性起病,有剧烈头痛、发热、呕吐、颈项强直、典型的脑膜刺激征如Kernig征阳性,并有全身不适、咽痛、畏光、眩晕、精神委靡、感觉异常、肌痛、腹痛及寒战等。部分患者可出现咽峡炎、视力模糊等症状。

肠道病*感染可出现皮疹,大多与发热同时出现,持续4~10天。柯萨奇A5、9、16病*和ECHO4、6、9、16、30病*感染,皮肤典型损害为斑丘疹,皮疹可局限于面部、躯干或涉及四肢,包括手掌和足底部。柯萨奇B组病*感染可有流行性肌痛(胸壁痛)和心肌炎。临床神经系统损害症状较少见,偶尔发现斜视、复视、感觉障碍、共济失调、腱反射不对称和病理反射阳性。重者可出现昏睡等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

治疗

主要是对症治疗、支持治疗和防治并发症。对症治疗如头痛严重者可用止痛药,脑水肿可适当应用甘露醇。抗病*治疗可明显缩短病程和缓解症状,针对单纯性疱疹病*及EB病*多用阿昔洛韦,一天三次。更昔洛韦是巨细胞病*性脑膜炎的首选药物,一天两次。

预防

1.一般措施

平时多锻炼,提高抗病能力,预防感冒与肠道感染;

2.疫苗接种

按时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等疫苗;灭蚊、防蚊、预防接种乙型脑炎疫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陆脑科病毒性脑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