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下午,东莞市教育局召开“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政策微发布会”,全面解读我市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政策有关改革优化事项,回应家长朋友关心的热点问题,具体变化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看!
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政策
变化一:名额分配学校范围扩大
经深入研究论证,今年增加3所优质普通高中学校纳入名额分配,我市参与名额分配学校从原来的5所扩大至8所。这3所学校分别是:东莞外国语学校、东莞市第六高级中学、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其中,东莞外国语学校和东莞市第六高级中学近年办学质量逐年提升,获得社会广泛认可;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是市委市政府高品质打造的优质公办高中学校,办学起点高,办学理念新,软硬件设施引领未来发展趋势。
此次新增3所学校名额分配比例与东莞中学等5所优质普通高中名额分配比例保持一致,都为扣除自主招生和随迁子女专项招生外的招生计划的50%。
变化二:名额分配学校的中考志愿梯度分差调整
纳入名额分配的8所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时都只录取第一、二志愿的考生,第二志愿的录取分数线比第一志愿提高20分。这个梯度分差往年是30分,今年调整至20分。降低志愿梯度分差,总体来说更有利于学生志愿填报。请各位考生和家长充分注意此政策的变化,结合自身实际,合理选报志愿。
除此之外,我市名额分配招生政策在报名资格条件、分配计算方式、录取规则、信息公开等方面都将与去年保持一致。
自主招生政策调整情况
变化一:自主招生项目增加
今年在延续去年学校自定项目类和高水平运动队自主招生基础上,增加了普通高中学校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科技社类别的招生。
变化二:自主招生比例提高
今年我市相关普通高中自主招收高水平项目类及学校自定项目类的特色发展学生数量从去年的不超过学校当年招生总人数的5%提高到今年的8%。
变化三:考试组织方式进一步规范
首先全市统筹委派联考测评专家。此次新增的高水平艺术团或科技社项目在招生考试组织方式、时间安排及录取规则等方面与去年实施的高水平运动队项目招生基本一致。为进一步保证考试公平公正,无论是学校自定项目招生还是高水平项目招生,都要先进行校考再进行联考,联考由市中招办委托第三方机构组建外市专家库,随机抽取专家组成各项目的联考测试评审小组对考生进行测评。其次是全市统一划定各类自主招生项目报名下限条件。今年我市对各类自主招生报名资格下限条件进行了统一规定。其中,高水平项目类招生和录取条件全市统一,学校不能调整;学校自定项目类方面,各自主招生的普通高中学校可以在市定报名条件基础上,自行提高专业要求、中考总分、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作为正式报名和录取的条件,但不得自行降低报名和录取条件,不得修改报名及录取的户籍限制条件。
为更好的选拔培养有特长有潜质的学生,下来我们还将积极探索小初高贯通培养的思路,搭建3-2-1的后备人才输送架构,即:建设高水平项目的高中学校选取不少于2所初中作为基地学校,每所初中各选取不少于3所小学作为基地学校。高中学校参与初中、小学基地学校的教学训练,指导培养。
媒体聚焦
一、各初中学校获得名额分配到校指标信息,是对外公开的吗?在哪里可查询到?
答:有关信息是主动对外公开的。市教育局每年5月初都会对外公布各初中学校获得名额分配到校指标信息。请各位考生家长留意市教育局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