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病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民转公或已成定局,民办教师何去何从不 [复制链接]

1#

作为公办学校的补充,民办学校顺应了部分家长的需求,让孩子能够在现有条件之下,选择到相对满意的学校,解决了部分家长的实际需求。而民办学校也在满足家长需求的同时,实现了自身的盈利。

对于民办学校来说,盈利其实是他们最终的目的,因此,所有为提升教学水平而推出的各项措施,其实都是其吸引生源、为经济利益服务的主要手段。所以,在某些方面,民办学校的一些管理,可能会更顺应家长的需求,受到家长青睐。

比如在学生管理方面,很多民办学校采用寄宿制,这样就可以集中管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避免社会对学生学习产生干扰。尤其是在高中阶段,这种一定时间段内“与世隔绝”的管理,会让学生更加专注于学习。

1、民转公大势所趋

民办中学在办学过程中受到的限制相对较少,因而有很多学校会在招生过程中,做一些小动作,打一些擦边球,为的只是能够尽可能地多招生。尤其是民办高中,针对一些家长不想让孩子分流去职校的想法,费尽心思招揽生源。

比如针对家长的升学焦虑,一些民办高中会在招生的过程中,进行掐尖招生,甚至花费巨资将一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招到本校,然后用他们的高考成绩作为广告宣传,将学生吸引到本校就读。

这些掐尖或者利用巨额奖学金招生的方式,违背了基本的公平原则,扰乱了教育秩序。特别是对于家长来说,在盲目追崇民办学校的过程中,经济上的支出也大幅度增加。毕竟,民办学校的学费,要远远高于公办学校。

针对民办学校在经营管理中的乱象,社会舆论已经怨声载道,迫切希望能够拨乱反正。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已经注意到了民办学校的诸多不规范,早就决定,要对于予以纠正。因此,提出了将民办学校转为公办的措施,从目前看来,民转公也是定局,只是时间问题。

2、官方给出3个解决方案

对于民办学校的老师来说,因为没有编制,本质上属于企业单位聘任人员,在民转公之后,他们将何去何从,官方给出了3个解决方案。

毕竟,如果不能解决民办教师的出路问题,这些教师从现在开始就会人心惶惶,不会将精力放在正常的教学上面,最终受到影响的还是学校的孩子们。如果教育受到影响,那么就肯定有悖于教育改革的初衷,这是社会、政府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在民办教师民转公以后的退路上,遵循的原则还是尽量维持现状,以社会稳定为基本原则,同时兼顾教师的个人意愿。

第一种对象是将近退休的老教师,如果这些老教师已经缴满了15年养老保险,那么就可以申请提前退休。毕竟,教育是一件需要耗费精力体力的脏活累活,老教师如果精力不济,提前退休也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如果教师愿意继续任教,这些经验丰富的教师,肯定是教育行业的福音,但是,毕竟已经是公办学校的教师,需要走一些必要的手续。比如要进行考核,只要考核通过,就可以继续留校任教。当然,一般民办转公办,政府也会提供一些编制出来,教师可以进行考编选择。

考核对于民办学校的教师来说,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民办学校的教师,其工作压力要比公办的更大,毕竟,民办教师的教育水平,会直接影响民办学校老板的经济利益。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之下,通过考核当然不是什么大问题。

当然,还有一些教师,对于在体制内工作存在抗拒,所以,民转公以后,就不想留在学校继续任教。对于这些教师,会根据其服务年限,有一笔经济补偿金,教师就可以选择其他岗位继续就业。

从自身工作经历经验来说,我们还是希望民办学校教师在民转公以后,通过第二种方式,也就是继续留任的方式转换自己的身份。

不论是哪一种方法,对于民办教师而言,可能都不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法,不过,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很多事物的发展,都可能会出乎我们的预料,作为教师,也要对这种变化有充分的认知和准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