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民办老师被大家诟病,因为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乡村的民办老师薪酬待遇低,不受学生和家长们待见,很多民办老师千方百计要考入公办编制,最终多亏了靠政策,很多民办老师转为了公办。
不过随着民办教育的不断发展,在前几年,中小学的民办学校也是急剧攀升,很多公办学校的老师觉得自己的薪酬待遇太低了,不断有敢于进入民办学校吃螃蟹的老师,事实上民办中小学的薪酬的确是不错的。
民办学校老师工资高,但是压力也很大,在去年取缔课外机构之前,很多课外机构的老师们被公办学校的老师们所羡慕,也有很多勇敢的老师辞职去到民办学校或者到课外机构,但是好景不长,课外机构取缔,民办学校要求民转公之后,这些老师们也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挑战。
最近看到报道,杭州仅仅一个城市就有民办老师2w人,有编制的老师仅仅只有人,在编的公办老师占比非常低,这类带编制的老师其实大家都很清楚,朱啊哟集中在热门的公办民办初中到中,一般都是合作办学的方式。
在年9月1日起,绝大多数的民办中小学要转为公办,所以公立学校自己创办的民办学校也要完成转公办的清理工作,那么这2w民办老师何去何从?目前只有2种办法,一是要么回公办学校,要么放弃事业编制继续留在民办学校,总的指导思想是“留人不留编,留编不留人”。
愿意转公办的老师或许不算太多,那么剩下的没有转为在编的老师,出路在哪里?
去民办学校,难度较大,毕竟大多的民办学校都转为公办了,剩下5%的民办学校,能吸纳这么多的民办学校的老师吗?显然是不现实的。
如果留在转为公办的学校里面,各类收入就会锐减,而且还没有编制,这是比较难受的,工作没有激情,去培训机构挣高薪,现在的培训机构大多也已经消失了,所以不管怎么选择,都不太妥当。
对于在公立学校办的民办学校任教的老师,理应厘清身份,要么变为民办学校的老师,要么回到原来的公办学校带着编制继续任教,薪酬难免会下降,但是不能一人占两个角色。
目前的民办学校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公办学校的生存了,如果长期下去,公办学校就会继续弱化,不加以整治的话,公办学校就很难立足了,当然仅留下极少数的民办学校,有利于和公办学校进行竞争,形成良性循环。
本次的民办学校转公办,其实也是义务教育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中,这样和目前的教育减负也是合拍的,大量的民办学校的存在,加剧了教育的内卷,让孩子的负担更重,家长们要花费大量的金钱用于支持孩子在民办学校上学,义务教育虽说是免费,但是大家并不认同其教育质量,对此大家有何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