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病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孩子发烧别踩这些误区,家长千万别弄错了 [复制链接]

1#

夏至之后,广东进入“暴雨+高温”的天气多变期,门诊发烧的小宝贝们也明显增多了。

很多家长在自己宝宝发烧时,总担心会烧坏小脑袋,所以处理起来还是免不了会手忙脚乱的,甚至是“病急乱投医”,容易陷入很多误区。

在给宝宝的退烧路上,家长都走过哪些误区?

误区一:发烧会烧坏脑子?

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发烧是身体对抗外来入侵病菌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身体调动免疫系统对抗感染的一个过程。

在这过程中,也是宝宝免疫力得到提高的一个过程,而且人体还有体温调节中枢,能防止体温升得太高而损害脑组织。

普通的发烧,并不会烧坏宝宝的大脑,反倒是一些不恰当的处理,反而有可能是对身体的恢复不利。

而发烧后烧坏脑子的,大多数是由疾病所导致的,如脑膜炎,而并不是发烧所致的。

误区二:发烧会导致肺炎?

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再这么烧下去,会不会变成肺炎啊?

其实这是搞混了因果关系,并不是发烧导致了肺炎,而是当宝宝感染肺炎时,由于体内有病*、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临床上出现发热的症状。

误区三:退烧靠“捂”?

发烧靠捂汗,这是老一辈退烧的做法。但这是错误的。

捂汗捂出来的那一身汗是退烧阶段身体自发散热的结果,你捂或不捂,汗都会出来。

而在小儿发烧的时候捂汗,容易造成捂汗综合征。比如:宝宝身上总是有痱子,比如婴儿脸上身上突然一大片一大片发红,风一吹凉快一点就会褪……这些都是被捂热后的反应。

捂热的方法会影响到机体的正常散热而使体温越升越高,甚至出现高热状态。

宝宝在发热状态下,本身机体代谢就会变得亢进,耗氧量也会相对增加,如果再加上捂得太严实,容易因缺氧而造成机体多器官、多系统受累等更严重的后果。

正确的做法是在宝宝发烧时,给宝宝做好手脚保暖,应注意把宝宝胸口的衣服稍微解开一些,使其充分散热,并注意室内通风换气,同时还应注意补充水分,饮食上吃一些易消化、有营养的流质、半流质食物。

误区四:一发烧马上吃药?

服用退烧药目的主要是减轻宝宝的不舒服症状,而不是要降到正常体温。

是药三分*,宝宝身体比较脆弱,如果一发烧就用退烧药,是很容易对身体造成损害的。

如果宝宝的体温在38.5℃以下,一般建议还是以物理降温为主。

用温水在宝宝额部、颈部、腋下、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地方擦一擦,可以起到一定的降温效果。

而退烧药一般在宝宝体温超过38.5℃以上而且有其他明显不舒服的时候使用。在使用退烧药时,一般选用一种退烧药即可。

同一种退烧药用过后,下一次需要再使用时,最好间隔6个小时以上。一天一般不超过4次。

如果持续高烧不得不需要两种退烧药交叉使用时,一定要先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总之,在遇到宝宝发烧时,家长需要做的是注意监测好体温,多观察宝宝的精神反应等情况,如果宝宝精神状态好,能吃能玩能睡,就不用太过于担心。

可以继续在家观察,如果宝宝持续高烧,精神状态较差、萎靡不振,出现呕吐、尖叫、抽搐等反应,医院。

——物理降温·新品上市——

龙田医疗-儿童智能医用冷敷带

让你时刻掌握宝宝情况。

利用凝胶材料,降温快,效果显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