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病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1签狂赚20万新冠疫苗第一股康希诺即将 [复制链接]

1#

疫苗和新冠疫苗两款明星成品,成立已经10年的康希诺只能算作是"新生代"。

近日,康希诺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意向书》,确定了初步询价时间为7月28日,拟发行万股。

年3月在港交所敲钟上市以来,康希诺称得上是港股疫苗股中最闪耀的一个。截至7月29日收盘,康希诺生物-B(HK)股价为港元/股,总市值为.0亿港元,上市至今涨幅高达.92%。

这次回归科创板上市,康希诺有望成为第一家A+H疫苗股。

因埃博拉病*疫苗一炮走红

6月29日,康希诺与*科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联合开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疫苗(Ad5-nCoV)的Ⅱ期临床试验数据在全球医学界权威论文期刊《柳叶刀》(TheLancet)上发表,数据结果显示该疫苗安全,一针接种即可引起显著免疫反应,支持该疫苗进入Ⅲ期有效性研究。

这是全球首个发表在权威刊物上的新冠疫苗Ⅱ期临床试验数据,继5月22日在《柳叶刀》公布全球首个新冠疫苗人体临床试验数据后,康希诺再一次领跑新冠疫苗研发。

康希诺之所以能跑出"加速度",还要追溯到年的埃博拉病*疫苗。

埃博拉是一种能引起出血热的强烈传染病病*,死亡率高达50%到90%。由于该病*具有极严重的致死性,年西非大规模爆发埃博拉病*后,各国均将埃博拉病*的防治提高到国家安全战略水平。

康希诺正是凭借着对埃博拉病*疫苗的开发而闻名。年10月20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康希诺的重组埃博拉病*疫苗(Ad5-EBOV)新药申请得到批准。这是世界上第三个,也是亚洲第一个进入人体临床的埃博拉疫苗,康希诺也因此而出名了。

和重组新型冠状病*疫苗(Ad5-nCoV)一样,该埃博拉疫苗也同样来自康希诺和*科院陈薇院士队伍手中,采用腺病*载体技术路线,而选择的腺病*载体也是Ad型腺病*载体。

康希诺有腺病*疫苗技术前期的积累,所以在全世界的新冠疫苗研发比赛中赢在了起跑线。

但无论是埃博拉疫苗或是新冠疫苗,康希诺的主营产品都不会是以上产品。

目前,康希诺的埃博拉疫苗仅供应急使用及国家储备安排,仅在监管机构指导下使用。况且Ad5-EBOV埃博拉疫苗尚未通过世卫组织预认证,进入国际储备也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此外,根据灼识咨询报告的数据,受限于埃博拉病*爆发的规模和频率,全球及中国埃博拉疫苗储备市场规模约为2亿元,且在未来10年内不会有明显增长。

对于新冠疫苗Ad5-nCoV的预期利润,康希诺方面则对时代财经表示,现在谈论新冠疫苗能给公司带来多少利润还为时过早。"新冠疫苗目前仍然处于临床研究阶段,要等到真正获批之后才会去做相应的规划。"

10年来连续亏损

到目前为止,康希诺手持16种疫苗制品,覆盖13种疾病领域,产品线华丽。但是,十余种疫苗至今没有一个能实现商业化。

十年来,康希诺持续亏损,营业收入不足亏损零头。-年,康希诺的营业收入均在万元以下,分别为18.72万元、.19万元和.34万元,损失额分别为万元、1.38亿元和1.57亿元。

但是康希诺并没有停止“烧金”,随着研究开发线的扩大,康希诺在研发上的投资也在增加。

-年,康希诺的研发费分别为万元、1.13亿元和1.51亿元,3年累计投入3.32亿元。。

方正证券在研究报告中预测,康希诺-年的净利润将分别达到-1.42亿元、0.09亿元、2.25亿元,预计年将实现收支平衡。

不过疫情的出现似乎让康希诺距离实现盈利又远了一步。

招股书上显示,康希诺年上半年亏损1.41-1.11亿元,亏损幅度比上年增加51.54%-92.49%。

康希诺在招股书中指出,随着目前研发项目的陆续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公司将在研发人员薪酬、易损材料、仪器设备、检测测试等方面持续投入,预计今后3年(-年)投入9-12亿元,研发投入将增加持续增加经营损失。

在风险提示中,康希诺特别指出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的有关规定,在康希诺发售之日起第四年个完整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扣除非纯利润仍为负,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包括上溯及再研究),可能会引起退市条件。

这意味着未来四年内产品销售对康希诺特别重要。

“非主流”产品有望助推业绩增长

尽管埃博拉疫苗和新冠疫苗声名在外,但很难成为康希诺业绩增长的动力。

根据招股书,除了上述两种明星产品以外,康希诺最早可以获批发售的产品是预防脑膜炎的两种结合疫苗MCV2(拟用商品名:美奈喜)和MCV4(拟用商品名:曼海欣),两种产品预计年可发售。

脑膜炎球菌疫苗在国内具有比较成熟的市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脑膜炎球菌疫苗长期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中,中国新生儿脑膜炎球菌疫苗的总体接种率为99.7%左右,其中按批次发放数据计算,年中国一价和二价脑膜炎球菌疫苗的接种率约为89%,四价脑膜炎球菌疫苗的接种率则为11%。

脑膜炎球菌疫苗一般分为两种,分别为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SV)和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MCV)。

目前发达国家的MPSV已被MCV所取代,而国内最常见的是MPSV多糖疫苗。

据中国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数据显示,年中国脑膜炎球菌疫苗的总批量发行量为万支,其中MPSV2的批量发行量达到万支,占67.9%。

然而,多糖疫苗不能造成免疫记忆,免疫持续时间对2岁以下幼儿的保护效果差。结合疫苗在接种后可形成免疫记忆,产生再免疫应答,免疫持续时间长且不受年龄限制。

君联资本医疗投资副总裁张文泽在7月24日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结合疫苗将来一定会取代多糖疫苗成为脑膜炎疫苗的主流。

灼烧报告预测,国内脑膜炎球菌疫苗市场从年的22亿元大幅增加到年的77亿元,增长原因主要是非免疫修订脑膜炎球菌疫苗(主要是MCV2和MCV4)的单价较高,而多糖疫苗的应用更广泛,整体销量更大。

未来5到10年,中国对MCV2和MCV4的市场需求将明显增加。

竞争激烈,前路难测

康希诺对未来的发展持乐观态度。据招股介绍,康希诺大部分产品瞄准非免疫规划疫苗市场,走高品质的自费疫苗路线。"在经历了那么多起疫苗质量事件之后,公众对于高质量疫苗的需求是存在的。"康希诺相关负责人说道。

然而,实际上康希诺面临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智飞生物、沃森生物和罗益生物目前在国内已有上市的MCV2产品,同时也有武汉生物产品所、欧林生物、华兰生物、成都生物产品研究所、成大天和生物的MCV2在研、欧林生物、智飞绿竹的MCV2-Hib联苗在研。

即使康希诺希望获得国内第一个被认可的MCV4产品,然而MCV4市场的后来者——民海生物、智飞生物、兰州生物产品研究所、华生生物的MCV4产品已经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预计将来的市场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康希诺的15种尚在研发中的产品中,只有新冠疫苗Ad5-nCoV、肺炎球菌疫苗PBPV和结核病强化疫苗Ad5Ag85A是全球创新品种,其他产品都已在国内或国外上市,成为比较成熟的市场。

“包括康希诺在内的疫苗创新企业,现阶段主要是进口疫苗国产替代模式。完全创新的疫苗研发成本为数十亿美元,还需要十几年,普通企业很难承担巨大的成本,希望先实现国产替代。”张文泽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