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病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民政局排队离婚,不完整的家庭孩子怎么办做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价钱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5/5599614.html

没想到民政局的离婚处也能上热搜,而且是过完年上班的头一天。

熬过了三年疫情,却熬不过疫情放开后的“阳”生活,外加一个过年,终于下定了决心,两个人要分开。

两个人分开的原因有很多,千差万别。有因为过年回谁家离的,有因为对方不做家务离的,有因为不管孩子离的,有的因为自己“阳了”对方怕传染躲得远远的离的,有的因为对方对方洗完脸不把毛巾挂起来离的......

总之,大部分都是因为我们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

当初说好的要共白头,一辈子,怎么走着走着就散了?真的让人无限感慨。

两个人分开,如果没有孩子还好,手续一办,你向左,我向右,各自安好,可一旦有了孩子,想说分开就没那么容易了。

两个人分开对大人来说,是自我解脱,对孩子来说则是噩梦。孩子一旦知道父母要分开,就会没有安全感。

孩子是很敏感的,父母的关系发生变化,孩子是能感受和观察到的,也会知道不对劲,并且孩子焦虑的、病态的想象会把它描绘得比实际情况更为严重。

孩子会认为父母的分开是由于自己的过错造成的,也可能会认为离开的父母再也见不到了,孩子会深信自己不值得爱,父母才会离开自己,离开这个家,而这种思想会妨碍孩子的一生。

父母分开对孩子的打击是非常大的,这是毋庸置疑的,能不分开,还是尽量不要走到这一步,可是,如果父母双方确实无法在继续生活,待在一起就是相互折磨,那么,长痛不如短痛,也是一种选择。

只是在处理父母分开对孩子的影响这件事上,可以采取更智慧的方法,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更低。

不完整的家庭也可以很温暖

我一直认为,温暖的单亲家庭,远远好于勉为其难的“完整家庭”。

以前的一个同事有两个孩子,老公经常家暴,不但对老婆动手,也对孩子动手,还经常外出喝酒打牌,整天什么都不干,我同事一发工资,就被老公抢去挥霍。

我们都劝同事离了算了,那样的男人有什么用,可同事觉得孩子还小,就一直承受着,坚持了十多年。直到去年过年,老公又对同事和两个孩子动手,两个孩子抱着母亲劝母亲离了。

同事说听到两个孩子说让她离了,她先是吃惊,然后大哭了一场,在两个孩子的支持下终于和他老公离了。

同事说以前觉得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不愿走到离的那一步,可孩子整天生活在充满暴力,没有爱的家庭力,还不如她一个人带着孩子好好生活。

这一年多,同事带着孩子生活的很好,整个人的状态也比以前好多了,我们都为同事感到高兴,终于摆脱了那不幸的婚姻。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女人,明明有老公,但却无法依靠,为了表面的家庭和谐承受着,维系着看起来完整的家。其实,这种假象孩子很容易看出来,只是孩子选择不说。大人装的很辛苦,孩子也一样,总有爆发的时候,那时候孩子会责怪母亲为什么不能早日解脱这种畸形的家庭关系,让自己生活得这么痛苦。

也许只有在那个时候,为了孩子苦心维持关系的母亲,才会反思究竟什么样的家庭环境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只要有爱,做好引导,不完整的家庭也可以很温暖。

让孩子知道,即使父母分开了对他的爱也永无终止

父母分开,很多小孩子会有这样的反应:“爸爸妈妈不爱我了”、“是我不好,才导致爸爸妈妈分开的”,在孩子看来,有父母的家才是完整的,在家庭完整时,父母的爱是一个整体,但分开后,就算父母给孩子同样的爱,也毕竟是分开来给的,这跟之前的家庭整体的爱是无法等价的,孩子不会接受。

所以,父母要用行为来履行永远爱孩子这一诺言。

首先,父母要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流露反常情绪和行为。

夫妻离了,会带来双方在情绪和行为上的变化。小孩子模仿力强,离了的父母不管哪一方,都不要在孩子面前说或者做一些过激的事情,以免孩子受父母影响,出现心理上的压抑和消沉。

其次,帮助孩子改变人际关系,矫正孩子的自卑。

父母分开后,孩子可能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如自卑、不安等,这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对此,父母可以取得老师的帮助,让老师获知孩子家庭变化,去除其他同学对离异家庭孩子的歧视,尽可能多给孩子一些关系和爱护,鼓励孩子在逆境中成才,理解父母。

别在孩子面前诋毁前妻或者前夫

有些夫妻已经分开了,但总爱在孩子面前唠叨、发泄,甚至出言诋毁前妻或前夫。

“你的爸爸就不是人,在外面乱搞。”

“你的爸爸啥本事都没有,人还那么懒,当初真是瞎了眼。”

“以后千万别学你的爸爸”

“你的妈妈离开这个家了,以后不要再和她联系了。”

这样的话,不要在孩子面前说。

心理专家认为:父母在孩子的面前诋毁另一半,或拉着孩子站队,会让孩子的心理产生扭曲,对孩子未来的性格、感情、婚姻,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父母感情出现问题,日子过不下去,那是父母的事,两个大人之间的事与孩子无关。

在这种问题上,逼孩子做选择、战队,在孩子面前说前夫或者前妻的不好,让孩子怎么办。

当一方责怪另一方的不好的行为时,孩子就会为另一方感到羞愧和难过。当父母把对彼此的愤怒转移到孩子身上时,孩子就会感到害怕和忧郁。

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都是孩子爱的人、在乎的人,如果一方总是在孩子面前说另一方的不是,对孩子来说是非常痛苦的。

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容易有问题,就在于缺失了部分的爱,所以,更需要父母用足够的爱来驱赶家庭破碎带给孩子的不安全感和低沉的情绪。

家庭虽然破碎了,但不能让孩子也跟着“破碎”。

让孩子在感激中长大

一对父母离了后,儿子跟着母亲生活,母亲觉得没有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对不起孩子,于是细心照顾儿子的日常生活,打几份工只为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希望以此来弥补孩子父爱的缺失。

可是儿子似乎一点也不懂的感恩母亲,学不好好上,回家要么坐着看电视,要么和同伴出去玩,母亲饭做晚了,还给母亲摆脸色。

后来学校举办体验母亲生育的活动,给每个孩子肚子上绑8斤重的沙袋,孩子累的不行,也体会到了母亲的辛苦和不易,从那以后变得懂感恩、会体谅母亲了。

父母分开,觉得亏欠孩子,这种愧疚感让父母没有底线的对孩子好,可是越是这样,孩子越冷漠。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获得幸福的必要基础,父母要教会孩子感恩。

有位母亲和丈夫分开了,前夫每次来送生活费,这位母亲都让孩子多和前夫待一会,母亲对孩子说:“虽然我们分开了,但爸爸依然每个月准时给你送生活费,他也很爱你,他也很辛苦,你应该感谢爸爸。”

在母亲的教育下,孩子从来没有恨过父母,反而很快接受了父母分开的事实,变得更加懂事了。

父母都想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可如果家是完整的,孩子却感觉不到爱和关心,还不如放过彼此,各自安好。温暖的单亲家庭,要远远好于勉为其难的“完整家庭”。你赞同吗?

所以,关键不是父母双方分不分开的问题,而是分开后各自如何教育、引导孩子尽快从父母分开的悲伤中走出来。

往期内容回顾:

学霸身上有的3个特征,父母快来看,你家孩子占几个

老师的忠告:寒假让娃坚持做好三件事,开学成绩提升快

从小学开始每天早晚20分钟,做好两件事,孩子成绩提升快

抓住长高黄金期,从三方面下功夫,娃的个子长得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