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病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民转公细则出台民办国际化学校还值得 [复制链接]

1#

就在刚刚!上海徐汇区、浦东新区等各区公布了《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方案和招生细则》(详见今天四条),至此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维持民办并纳入5%范围、转为公办、逐步终止办学、政府购买学位”这四类分类,尘埃落定了,大家可以在各区教育局网站进行查询。

截至发文时间,已公布的招生简章的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中,改为“政府购买学位”的有徐汇区的逸夫小学、爱菊小学,青浦区的青浦兰生学校、青浦世外、五浦汇实验学校,浦东新区的民办金苹果学校、福山正达,闵行区的万源城协和学校、燎原双语、博世凯外国语、民办德英乐实验学校、上宝中学、文绮中学;

而“维持民办并纳入5%范围”的有包玉刚、星河湾、世外小学、宋庆龄学校、青浦平和、青浦协和、民办尚德、民办万科学校、宏文学校、筑桥实验小学、万科双语、德闳学校、诺达双语、美高双语、民办协和双语、协和双语教科学校、协和双语尚音学校、文来中学、耀华临港等,更多信息,我们将在今晚直播中实时公布。

分析下来,我们也发现公民同招、免试就近入学、分类摇号、“小升初”本校直升,基本和去年一致;而变化除了“四类分类”、部分学校招生名额的缩减,还有疫情导致的招生时间延后2个月,节奏将更紧凑,报名条件也有放宽……

而在择校这个技术问题之上的,是一个更需理清楚的“道”的问题,就是在“双减”+5%的大背景下,还值不值得去读民办国际化学校?学校是怎样应对时代的机遇和挑战的?

今天的这篇文章里,来自我们的老朋友、上海滩国际化名校青浦平和初中部的副校长赵林风,他分享了在“双减元年”学校如何给学生“做加法”的思路,很值得好好读一读。

(去年“摇号元年”后,我们请赵校长写的文章曾获得读者点赞无数,点击查看→《“摇一代”把学校坑惨了?》)

记得“双减”政策刚下来的时候,我们问过赵校长:“双减以后,你们平和这样的国际化名校,该不会要‘躺平’了吧?”

没想到,赵校长开玩笑道:“仓央嘉措有句诗:你爱我,或是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同样,‘双减’或者不‘双减’,学生的时间就在那里,不增不减,所以根据‘学生时间守恒’,‘双减’后学校非但不能躺平,还要好好想想怎么合规、合适地‘加’才行。”

没错,如果只做“减法”,那么“双减”把不必要的学业负担减掉后,学生是会拥有大量空白时间的。如果没进一步针对这些时间空白做合理安排,把该“加”的加进去,那么这些时间很可能就要被“吃鸡”游戏,刷短视频等“奶嘴乐”的短暂娱乐占据。

所以赵校长觉得,一个负责任的学校,就该明白“减”只是第一步,“加”才是硬道理——让学生们减掉负担的同时,一定要把更丰富的成长体验加起来。

赵林风副校长

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初中部负责人,上海市青浦区教育管理人才,清华大学硕士,年国际教育大会“神奇教师”奖,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作为一名融合教育的实践者,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国际视野的终身学习者。教育格言是: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01

低下头的要“减”,抬起头的要“加”

低下头,指的是伏案做题;抬起头,指的是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