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宝宝发烧经常会表现得手足无措,吃退烧药吧,又怕副作用太大。不吃药吧,又怕孩子体温过高,把身体烧坏。看着眼前烧得迷迷糊糊的孩子,心里别提多着急了。最后医院送。其实孩子发烧并不可怕,主要看家长的退烧方法是否正确。给大家盘点一下应对宝宝发烧的七大常见误区,希望能帮助到各位爸爸妈妈。
误区一:体温38.5必须要用药
需要明确的一点,退热药的目的不是降温,也不是治病,是让宝宝更舒服。
多数宝宝在体温38.5℃以上可能就会不舒服了,所以可以选择吃药。
如果孩子没有不舒服的表现,发烧后就算温度较高,也能吃能玩能笑活蹦乱跳或者在安静睡觉的,也可以不用药,继续观察。
反之,如果宝宝发烧还没到38.5℃,但精神偏差,因为发热有不舒服的表现,也是可以酌情给药的。另外,精神不好的孩子,要及时就诊找医生判断孩子的病情哦。
误区二:高烧会烧坏脑子
单纯的高烧不会对孩子的脑部造成损伤。
真正可能造成脑损伤的是其他疾病,而高烧只是症状之一。如脑炎、癫痫、电解质紊乱等其他颅内病变。
所以在孩子出现高烧的情况时,应该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
误区三:退烧药可以预防热性惊厥
退烧药只是缓解发热引起的不适,并不能防止热性惊厥发作,也不会降低热性惊厥复发的风险。
遇到宝宝发热惊厥的情况应正确处理,并及时就医
误区四:孩子睡着发烧要叫醒喂药
是否叫醒应该取决于孩子的精神状态。
孩子如果在安静睡觉,表示孩子并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一般不需要唤醒孩子吃药。如果睡觉中的孩子发热且躁动不安,则表示他可能不舒服,可以唤醒喂药。
误区五:温水擦拭可以退烧
首先,已有研究表明擦拭只能短暂缓解,并没有退热功效。
其次,很多发热的宝宝通常昏昏沉沉想睡觉,这个时候被擦来擦去会很不开心,反而可能哭闹、寒战。
误区六:同时或交替使用退烧药
同时或交替使用退烧药,有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对于宝宝来说,比较安全退烧药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选择一种服用就可以。
误区七:低烧不用管
0~3月龄发热的孩子,有较高的菌血症或脑膜炎的风险,不适合在家自行处理和观察,应当及时就诊,医生来判断情况。
3~6月龄相对大月龄孩子,也是比较高危的人群,发烧也是需要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