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看白癜风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11月18日,南沈灶镇万桥村七组支前民工周如同老人迎来了他的百岁寿辰,市老龄委、镇老龄委登门为老人祝寿,到目前为止,南沈灶镇长寿老人中百岁老人已经增至9人。
市镇两级分管领导向老人表示百岁生日祝福,祝老人家晚年幸福,健康长寿。看着眼前欢乐的祝寿场景,周如同老人不禁百感交集。周如同老人曾经有一段光荣的历史。解放战争期间,当时刚刚25岁的他,踊跃报名参加了淮海战役支前民工队,他曾经和千千万万的民工冒着生命危险,不顾敌人的枪林弹雨,用小推车为前线战士送*粮、送弹药,保证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支前结束后,当时的华东野战*后勤部向他们出具了支前民工证明,上面还有粟裕的印章。
周如同老人一生勤劳,从27岁开始在集体养牛,一直养到87岁,耕田一直耕到85岁,他还对牛棚有着深厚的感情,至今也不愿意离开那个伴了他半个多世纪的牛棚。现在年岁大了,他还经常帮助女儿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拔羊草、喂羊等。老人幼时读过书,至今还喜欢看《说唐》等古典小说,每天看东台日报、东台新闻,还喜欢看抗日连续剧。
周如同老人一生勤劳,27岁开始在集体养牛,一直养到87岁,耕田一直耕到85岁,现在年岁大了,他还经常帮助女儿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拔羊草、喂羊等。老人生活基本能够自理,每天早上天一亮就起床,冬天晚上五点就休息,夏天就睡得迟些。幼时读过书,老人至今还喜欢看《说唐》等古典小说,每天看东台日报、东台新闻,还喜欢看抗日连续剧。
周如同夫妇一生生育一男一女,儿子死于上世纪60年代的急性脑膜炎,女儿也已经头发花白了,明年也是80岁的人了,孙女家在邻镇,平时几乎每周都带着营养品过来看望,孙子在工程队,常年在外施工,只要一回家必定来看望老人,孙媳妇则时不时就回来看爷爷。
就是这么一个平凡的一家人,日子虽然平淡,但充满了乡村烟火气,别有一番风味。
记者:史伟通讯员:曹燕妮徐良观
终审:马勇 审稿:陈美林 编辑:小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