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友郑一诺r发微博po出了她的血泪教训:
半年前,她在蜜月旅行时误食福寿螺,导致寄生虫入侵脑部,怀孕的她做了六次腰部穿刺,扎了近瓶水,吃了十几盒打虫药,最终不得已,通过药物进行人工流产,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一石激起千层浪,福寿螺“又”红了。
为什么说“又”呢,因为这并不是福寿螺第一次在国内“犯事”了,
根据微博科普大V
博物杂志的说法,年,福寿螺就曾造成过轰动全国的事件:
年,福寿螺在中国最大的负面新闻出现了。
当时北京一家很火的川菜馆,推出一道菜:凉拌螺肉。本来用的是海螺,但是顾客反映海螺贵,而且大小不一。所以餐馆换成了福寿螺。
按规定,螺肉要在沸水里煮20分钟,捞出晾凉。但福寿螺肉煮长了会硬,所以厨师只煮了3~5分钟。
结果,多人吃了这道菜后,感染了广州管圆线虫。此事轰动全国,那家餐馆又要赔付顾客,又要接受卫生局处罚,最后损失了2多万元。
——
博物杂志《福寿螺中国成名史》
这两次福寿螺“犯事”,
背后的罪魁祸首都是同一个:
广州管圆线虫
(管圆,不是圆管,大家看清楚了…)
这种体内寄生虫,
最早由寄生虫学家陈心陶在广东家鼠及褐家鼠体内发现,
(所以命名为“广州”管圆线虫,但不止广州有哦!)
这种虫子又叫“鼠肺线虫”(ratlungworm),
因为成虫主要寄生在鼠类的肺动脉。
不过,幼虫时期,
它主要寄生在内陆及各种淡水软体动物体内,
国内主要包括各位吃货会接触到的(臭名昭著的)福寿螺、中华圆田螺(就是我们平日常吃的小田螺)以及褐云玛瑙螺(虽然名字叫螺,但实际上是非洲大蜗牛)和各种蜗牛、蛞蝓(鼻涕虫)体内,
这些都是它的“中间宿主”,
“中间宿主”和“终宿主”都是这种虫虫健康成长发育不可或缺的宿主,
除此之外,
广州管圆线虫还可以侵入一些并不适合的宿主体内,
在这些宿主体内它无法完成生长发育,
这种非正常宿主包括人类、狗、马以及一些鸟类和啮齿类动物。
广州管圆线虫的幼虫,特别是三期幼虫,可以通过消化道进入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在脑脊液中游弋,引起头痛、头晕、发热、颈部僵硬、面神经瘫痪等症状,酿成脑膜炎、脑脊髓炎等疾病,严重的甚至可以致残、致死。
——读览天下《福寿螺与广州管圆线虫》
狗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路经byByStphnCurtis
图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