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铁饭碗”难招“佳客来”
曾几何时,考上公务员、事业单位,相当于捧上一份铁饭碗,是很多家长、考生的一种荣耀和愿望。
然而,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今年调研发现,即使已经降低进入门槛,但河池乡镇基层干部队伍依然面临招人、留人、培养三难问题。打造一支能真正服务基层的人才队伍,势在必行。
乡镇吃不饱县城撑得慌
近年来,不断有媒体报道称,十八大以来出台的八项规定等举措,催生了公务员的新焦虑症,甚至出现了公务员离职潮。河池情况到底如何?
据市公务员局副局长韦宁介绍,与沿海发达地区比,河池属于欠发达地区,就业空间小,体制内工作依然是很多人的首选。近年来,考生报考河池公务员的热情依然高涨,报考人数逐年增加。其中,今年河池公考计划录用908人,报考人数达12329人,考录比例近14:1。
然而,今年10月份,我市开展全面调研发现,全市139个乡镇,共有117个乡镇存在行*编制和事业编制空编现象,而11个县,有8个存在县直部门超编现象。
造成乡镇空编、县城超编的原因,一方面是编制部门每年结合控编减编工作任务,按照总体不超编的原则,对部分乡镇的招考计划进行缩减客观造成。另一方面则是乡镇干部抽调、借调多。三是乡镇招人、留人、培养三难问题依然突出。
据介绍,目前,全市乡镇机关在编人员3582人,抽借调到上级部门人员有228人;乡镇学校在编人员22697人,抽借调出去人员1375人;乡镇卫生部门在编人员3570人,抽借调出去人员178人;乡镇其他事业单位在编人员3207人,抽借调出去人员201人。
目前,由于我市部分地方在抽借调干部管理方面随意性比较大,被抽借调干部在乡镇往往是工作扎实、年轻肯干的工作主力,很多乡镇不得不为抽借调干部买单,削弱了乡镇工作能力,造成工作被动。
乡镇虚位以待缘何遭冷遇
据介绍,目前,我市很多乡镇普遍存在招人、留人、培养三难问题,在招录考试中,有乡镇虚位以待遭冷遇现象发生。
由于很多乡镇地处偏远,工作环境艰苦,福利待遇较低,缺乏激励机制,尽管已经降低进入门槛,但在实际招聘中,都会出现县城周边乡镇职位报考人数较多,艰苦边远乡镇职位报考人数较少情况。尤其是乡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实际聘用人数都达不到计划招考人数,甚至出现无人报考,导致很多岗位往往招不到人。
受领导职数和聘任岗位限制,很多乡镇干部发展空间有限,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工作积极性。同时,由于收入水平与工作强度、环境不符,导致部分乡镇干部不安心干本职工作,想方设法调离山区乡镇,出现工作人员抽借调、跳槽,甚至辞职现象,从而出现留人难问题。
由于各级各部门往往只注重乡镇科级以上干部的培训,忽视对一般干部的培训,乡镇一般干部学习培训的机会较少,且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培训效果不佳,导致乡镇干部队伍中能力不高、作风不实等问题出现。
为进一步规范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借调人员行为,我市11月份出台借调办法,对借调人员的审批、借调期限、借调人员日常管理、借调工作纪律进行了规定。市委组织部也加强对乡镇队伍建设的管理,保持基层单位工作人员的稳定。
我市组织、人社部门将出台相关规定,组织市直机关新录用公务员到基层锻炼,提高综合素质,改善公务员队伍的经历结构,增强乡镇干部队伍的活力和工作力量。在解决少数民族和艰苦乡镇招人难问题上,我市将根据实际,降低乡镇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进入门槛。
据悉,我市将进一步提高乡镇干部待遇,减少乡镇干部的后顾之忧,拓宽基层干部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晋升渠道,让基层干部留得下来、安心工作、干事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