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病因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高校国际化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国际化,部分
TUhjnbcbe - 2025/2/2 23:40: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怎么治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ob4a5e5/

一些高校在办学定位上强调“国际化”,如:“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国际化”,“国际化、应用型、综合性、高水平”,等等,而且很大一部分强调“国际化”办学定位的是办学综合实力不太强的本科院校,反而综合实力强的本科院校没有“国际化”的办学定位。

“国际化”听着很时髦,很高大上,我也在没有具体去了解对于高校来讲,什么样的高校是国际化的高校?国际化高校的评价指标是什么?哪些高校有条件成为国际化高校?就我个人认为,国际化高校应该具备几个基本条件,方可称之为国际化高校。

第一,学生国际化。学生国际化不仅仅是我们学校有国际学生的招生资格,而是我们学校的国际学生占比全校学生的比例是多少,我们派出去了多少学生在国外去交流学习访问。我去看了一下一些提出“国际化”办学定位的高校,甚至都没有一个留学生,你谈什么国际化?

第二,教师国际化。一般来说,我们的高校都会有几个甚至几十个外籍教师,比例不是太高,甚至我们一些外语类院校的外籍教师比例也仍然不高。我们的教师也没有一定的比例去过国外访问进修学习过。我们的高校又是如何体现“国际化”的呢?

第三,教材课程国际化。课程国际化主要应该分为两个方面,直接引进国外教材和将国外教材本土化,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的、中国教育的本土化教材,或者用国外教材与国际化教材本土化相结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除非与国外高校分段联合培养学生外,他们的课程设计、教材建设、培养方式和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国际化外,而其他的学生呢?我们又谈何国际化?

第四,办学理念国际化。我个人认为,办学理念国际化是高校国际化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外,还要充分吸纳国际高校在办学思想、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方式等一系列的成功经验,就我们现有高校而言,虽然有一些高校领导有过国外学习、访问的经历,但是基本上没有将优秀的办学理念用在高校建设上,而是完全采用国内惯有的模式和传统的思维。

第五,国际交流与合作。我们大部分高校与国际高校有交流与合作,并且相当一部分高校与国际高校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但是实际上也仅仅局限于浅表的交流合作,而没有更加深入。如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没有产出共同的成果。

第六,培养国际化的人才。随着各国间经贸、科技、人文等的交流深入,东西方融合发展,更需要培养一批国际化的人才,他们就业在全世界各地,具有国际思维、国际视野,甚至国际水准,为祖国和世界人类发展作出贡献。

综合起来看,国际化不仅仅局限于师生员工的交流学习,应该是延伸到专业、教材、课程、教学、科研、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建设、交流合作、人才培养等方方面面,甚至鼓励学校走出世界办学,如在国外开办校区,等等。国际化是高校的一个发展趋势,有利于增强高校竞争力,但是从现有一些高校来看,提出“国际化”无非是往脸上贴金,似乎赶时髦而已,其根本是一个完全不准确的目标定位。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校国际化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国际化,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