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对于贵阳的家长来说
今年的义务教育入学政策有了两大变化
除了民办不能跨区招生,就是多所民校转公
李端棻转公,普瑞没有转
什么样的民校会转公呢?
大牛整理了相关的资料
供家长们参考
什么样的民办学校会转公?从文件内容来看,主要是公参民的民办学校。
“公参民”学校具有以下四种情形的,转为公办学校:
一是公办学校单独举办或者公办学校与其他公有主体合作举办的“公参民”学校,应转为公办学校。
二是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公参民”学校,经协商一致且条件成熟的,可以转为公办学校。
三是既有居住社区配套建设的“公参民”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转为公办学校,也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学位、继续办学。
四是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公参民”学校,不符合“六独立”要求且难以整改到位的,可视情况转为公办学校或终止办学。
——整理自贵阳网贵阳日报
通知中还明确:
各地要因地制宜、审慎推进,一省一方案,力争用两年左右时间,理顺体制机制,实现平稳过渡。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年7月发布,可以预见未来两年的贵阳升学,民校可能还会有变化。
什么样的民办学校不用转公?“公参民”学校可以继续办民办学校应该满足两类条件:
1.由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公参民”学校,办学条件符合“六独立”要求;
2.办学条件不符合“六独立”要求,但限期可整改到位的。
(“六独立”:独立法人资格、校园校舍及设备、专任教师队伍、财会核算、招生、毕业证发放。)
普瑞学校前段时间发布了不会转公的文章,就强调了这一点。
(原文校方已删除,仅供参考)
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符合“六独立”要求的,可继续举办民办学校,但应在履行财务清算等程序,并对民办学校及相关单位、企业等使用公办学校校名或校名简称进行清理后,公办学校逐步退出;
新建居住社区配套建设的义务教育学校,应当建为公办学校。既有居住社区配套建设的“公参民”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转为公办学校,也可通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学位、继续办学。
“名校办民校”稀释公办资源、不利于公平竞争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指出,公办学校以品牌输出方式参与举办民办学校,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但也产生了较多问题。一方面,稀释了公办学校本身的品牌资源,加剧教育焦虑,由此衍生出社会问题。
另一方面,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利用公办学校的优质品牌,采用民办学校的收费机制,对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都造成了不公平竞争,扰乱了教育秩序。
——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媒体报道
“确保义务教育的公益性,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公益性与公平性一直是政策的重点。掐尖招生、跨区招生等过去的不公平招生方式,也在逐步严格管控中。家长们不能再拿往年的入学经验来规划孩子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