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着一种说法,民办学校管理严格,老师水平高,教学质量有保证,特别是现在减负的背景下,更是把民办推上了顶峰。
真实情况却完全不是这样,民办和公办由于学校性质不同,教学体系也不同,各民办之间的情况差异也很大,完全不能一概而论。
以上海为例,从几个角度来分析一下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的区别。
高中阶段:
这个不用比了,其他地方不是很清楚,但在上海,高中公办学校一统天下,无论是四大名校还是八大金刚,全部都是公办学校。哪怕再低二个级别的学校,依然是公办学校远远强于民办。在这个阶段完全没有可比性。
初中阶段:
总体上来说,在这个阶段,民办要强于公办。在上海中考排行榜上(各个排行榜几乎没有出入,无论是平均分还是四校八大录取率),前5里面,华育中学,上宝中学,张江集团,复旦兰生,市北理科,只有市北理科是公办学校,其他清一色的民办学校。
除去这些顶级的,超一流的学校,即使是一流学校里面依然也是民办学校占据绝对优势。这个是初中的大势。
但公办学校也有相当不错的,比如超一流的市北理科,一流里面的静安教育学院,建平西校等等,基本上每个档次都能找到对应的公办学校,这些公办学校比起那些同一级别的民办学校,毫不逊色。
就算是民办强,也并不是说所有的民办学校都强。存在很多鱼目混珠的,比如很多学校开设的外国语学校就是,真正实力强的没有几家,绝大部分除了收费高点,其他并无亮点。
小学阶段:
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群雄争霸,各有各的优势。减负令是今年才下的,目前尚且不知道会不会对小学的公民办格局造成影响。
但公民同招已经切切实实地影响了,幼升小的择校考试。很多没有把握考入民办的最后都会选择进入对口公办小学。
但要注意的是,不是说首先考虑民办小学就说明民办小学质量更好,而是因为有些小区对口的公办不是名校,自然家长希望能有机会的话去博一下名校。
如果对口小学就是知名公办小学,一般是不会去考虑民办小学的。
因此,并不是民办学校已经强到天下无敌了,事实上就目前上海情况来看,只有初中部分,民办学校是明显占优势的,但即使这样,在各个层面上的公办学校也是一点不逊色的。
总体而言,民办强在教学的难度和深度,教学进度快,对学生的压力也大,公办只有理科班能够达到这样的教学强度,普通班相对而言更注重基础。
但对于家长来说,选择还是非常简单的,不用看学校介绍,不去理会那些天花乱坠的广告,就一招,看升学率,没有什么比历年的升学率更说明问题了。
按照升学率,对比一下自己孩子的水平,选择自己适合的学校,首选同级别的公办理科班,这个是性价比最高的,然后才考虑民办。
当然,如果孩子牛,家长经济条件好,但不用考虑了,直接奔着最好的学校去就对了,根本就不用介意是民办还是公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