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夺优质生源几乎是每所学校都在干的事,为了提高学校升学率、知名度,各校之间可谓是“不择手段”,各种补贴利诱。
比如:到知名学校去宣传、开讲座,给学生派发小礼物;给家长免费上家庭教育课程等早已司空见惯。
还有些学校直接派优秀教师到学校里给孩子开免费辅导课……更有手段极端的,搞违规操作,在学校进行摸底考试时,把优秀学生名单要来,一一联系学生家长,大肆宣传自己的学校,甚至开除保送某某学校等条件。
总结一句话:为了抢夺优质生源,“感情牌、物质利诱,样样齐全。”
马上就到5月底了,今年的生源抢夺大战早已展开,有的学校为了“抢夺生源”互相攻击诋毁,可谓是丑态百出,丝毫不顾及师道尊严。
不难发现,生源大战已经和教育没啥关系了,只关乎赤裸裸的“利益。”
面对此情此景,有句话我觉得形容得非常恰当:任何靠“抢夺生源”而取得“高考(中考)辉煌”的都是耍流氓。
随着抢夺优质生源现象越演越烈,已经影响到了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及公平公正的理念,为了保障学生的权益,教育部出台了相关规定,限制不合规的招生渠道。
1、禁止民办学校“掐尖”招生
众所周知,和公立学校相比,民办学校显得“财大气粗”。
收高昂的学费,办先进的学校,挖优秀的师资,以各种补贴利诱,四处“掐尖”招生,提高学校的升学率、知名度,从而吸引到更多的优质生源。
面对恶性竞争,教育部明确禁止民办学校“掐尖”招生,好的生源每个学校都喜欢,但学校不能只招收好学生。
2、禁止跨省跨区域招生,只允许招当地学生
以前,跨省“掐尖”招生是民办学校的“优势”,不仅可以招收到本地的优质生源,还能将其他地区的优质生源抢过来。
这种行为导致各地生源质量参差不齐,重点学校门庭若市,普通学校门罗可雀,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因此教育部明确禁止跨省跨区域招生,只允许招收当地学生。
3、禁止民办学校提前招生,要求与公立学校同步招生
有些学校为了抢夺生源,会提前锁定优秀学生并给出各种好处、以及提前录取的承诺,避免被其他学校抢走。
提前招生也就是变相的“掐尖”,把优质生源抢走,对于此事,教育部明确禁止提前招生,杜绝恶性竞争。
对于民办学校而言,这几个招生渠道被限制后,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生源的“优势”,民办学校的特殊性也将变得普通起来。
民办学校作为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有人认为民办学校更好,也有人认为公办学校好,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你觉得民办好孩子公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