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可以说是内卷严重,时代变更,一直督促人们要一直努力,不然就被时代抛弃。很多人想到未来不免有些绝望,表示生活太难了。如果你觉得生活没有希望,或者太难了,可以来看看苏轼的这几首诗词,相信你一定可以从中获得力量。
苏轼是谁,他有一首诗专门讲诉自己平生经历“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意思就是讲苏轼自己仕途不顺,一直被贬,且被贬之地越来越偏,越来越荒凉。这让渴望建功立业的苏轼不免失落,也开始对生活有些绝望。但让人惊奇的是,苏轼每到一个陌生地方总能很好地调整情绪,融入当地人们的生活。
苏轼从年少时就才华横溢,进京科举时,主考官欧阳修都对其赞不绝口,无奈正当苏轼打算大展身手时,接二连三的噩耗让他不得不暂时离开京城,回到老家守丧。等他再次回到朝廷,新党上台,打算改革,而他这个反对改革的旧党自然受到了新党的针对,被卷入乌台诗案,之后就被贬到黄州。
在黄州,苏轼先是沉寂了一段时间,但不久就收拾好自己,开始一段新的生活,并写下千古名篇《定风波》。最后一句流传千古“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在散步时遇到友人,本想一同散步,无奈天公不作美,竟下起了大雨,友人纷纷避雨。只有苏轼坦然自若,不管刮风还是下雨,始终淡然地行走在道路上。表示作者在大自然中突然得到了感悟,大雨既指自然界的大雨,又暗指仕途上的挫折。
苏轼在黄州总共待了四年,被皇帝重新任用,但过了10年,又被贬。这次被贬到了惠州,那时的惠州是古代发配重刑犯的地方,苏轼被贬到这个地方,其心情可想而知。不过那时的苏轼已经快到耳顺之年,已经无所谓被贬到哪些地方了。到了惠州,苏轼首先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节庆民俗。
惠州虽然有些偏僻,但是远离朝廷,因而显得平静些。而且惠州美食众多,那句有名的“日啖荔枝三百克,不辞长作岭南人”就是苏轼在惠州所作。惠州既有荔枝、还有羊肉、松子酒,于是苏轼就一边赏景,一边自做美食美酒,治愈自己被贬偏远之地而受伤的心。或许是苏轼在惠州太过潇洒,引来的朝廷某些官员的不满,又将苏轼贬到更为偏远的地方——儋州。
已经白发苍苍的苏轼就这样离京城越来越远,带着自己的儿子苏过到达儋州。但到达儋州的苏轼没有妄自菲薄,在儋州兴办学校,促进这里的文化发展。在儋州,苏轼写过《记承天寺夜游》、《书上元夜游》。
上元节时,当地人民喊苏轼一同游玩,苏轼也积极融入进去,玩得不亦乐乎。在生活艰难的时刻,苏轼竟也能笑得无忧无虑的。
不得不说,苏轼真不愧为大文豪,这样充满才华的苏轼怎能不被人喜爱呢?他的人品、才华、情感都值得我们学习。
除了以上的诗词外,他还留下了很多广为流传的名作,在《定风波》,我们可以看到苏轼洒脱、豁达,以及积极的生活态度。在《题西林壁》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学也值得我们思考和启发。
中国的诗词短小精悍,拥有令人心神向往的力量。多阅读诗词可以使人平静下来,让人陶冶情操,可以让人更加努力向上。
假如你想要提升自己文学修养,陶冶情操,不妨去看看这套诗词集,与苏轼、李清照、仓央嘉措、李煜、纳兰容若、辛弃疾邂逅一场浪漫的古典文学行。
这本《苏轼词传》以苏轼的词为主题,从当时的社会观念与时代背景出发,对苏轼的生平际遇、诗词艺术、社会活动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现了苏轼以文传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不仅如此,书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笔将苏轼的一生娓娓道来,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能从东坡的生平中体会到他作词时的心情,从而更加了解这位诗词大家的超脱心境。要系统阅读东坡词作,这个版本当属首选。
除了苏轼的诗词,这套书中还包括了《辛弃疾词传》,也是我一并想要推荐给大家的。
辛弃疾以武起身,却终成文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被誉为"词中之龙"。
东坡仙才,史无二例;稼轩雄才,如鲸吞海。说的就是二人!
正所谓“剑有杀气,词有柔情”。
这本书也以同样的手笔,在参考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再现了辛弃疾传奇的一生。
除了大量的美文干货,还配上了唯美的插画,符合诗人意境的封面,阅读起来不得不说是一种享受。
6本书活动价仅需99元,也就是两顿饭钱,就能读懂6位诗人的名作,并能从中感悟到大家风范的人生哲理,不得不说是非常划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