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包含各大名校在内的87所高校年自主招生简章都已发布,自主招生报名工作也正如火如荼的进行,而家长和考生也到了在择校问题上最头疼的时候:各大高校的报名条件是什么?我们的孩子可以报考哪些院校?我们该怎样分配有限的报名院校名额?
为了解决家长和考生的这一系列问题,我们花费了大量心血与精力整理了这篇自主招生全攻略,希望可以尽可能帮助到在自招报名阶段毫无头绪的家长和考生。
本文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所有高校所有类别的报名条件分类汇总与分析,帮家长解决孩子可以报哪些学校的择校问题;另一方面是为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考生推荐合适的报考院校组合,让所有的家长与考生都能在本文中找到最切合自己的内容。
本文篇幅很长,但全部是往年经验干货与最新相关资料的整理汇总,强烈建议大家收藏、转发,在需要查询相关信息时可以随时翻阅。下面我们正式开始。
一、自招择校基本原则
在具体对所有院校进行分析前,我们一定要先为大家明确一下自招报名中的基本原则,即我们在择校时该遵循哪些标准进行。
众所周知,自主招生可以报考多所院校,那该报考几所合适呢,在这里我们建议大部分考生都报考三所院校。
第一所院校作为冲击目标。一般作为冲击目标的院校以考生的能力正常高考几乎难以考取,但在自主招生中我们永远有机会。选择冲击院校时,我们要以往年分数线与考生自身水准为主考虑,一般选择分数线高于自身水平40分左右的院校为佳,如果考生有梦寐以求的目标高校当然也可以放在第一目标,甚至自身条件比目标院校的招生条件略差或拿不准时也没关系。但我们的心态一定要放平,既然是作为冲击的目标,考上了算我们赚大了,考不上我们也不亏什么,毕竟不是人人都可以上清华北大。
第二所院校作为主要目标。选择主要目标时我们一般选择往年分数线高于自身水准20分左右的院校,并且我们的自身条件一定要严格符合对方高校的招生条件,保证我们的初审通过率在至少在60%以上。一般来说,主要目标是我们将来最有可能去就读的院校,因此选择院校及专业时一定要慎重(部分院校通过自主招生入学的学生转专业会有限制)。我们准备自主招生时也一定要以这所院校为主,要将主要精力分配在这所院校而不是冲击目标的院校中,尽力拿到其自招资格。
第三所院校作为保底院校。选择保底院校时一般选择往年分数线与自身水准大致一致或略低的院校。顾名思义,保底院校是我们一定要拿到其自招资格来保底的院校。以往年的经验,许多家长都不重视甚至不选择保底院校,而去选择两所、甚至三所冲击院校。于是每年都有大量考生因为报考自招院校时好高骛远,导致一所都没有通过,浪费了自身的竞赛成绩与精力,甚至高考中发挥失常,去了与目标差距很大的院校,最终后悔不已,我们也为他们十分心痛。每个人都有可能在高考中失误,保底院校是必须的,心里有了底,在高考中考生的心态也会更轻松,更容易超常发挥考出好成绩。最后我们再强调一遍,自招报名时一定要选择一所院校保底,就算放弃冲击院校也要留下一所保底院校,毕竟高考是一辈子的事,一旦失利代价太大,保底院校就是为了杜绝一切风险。
这种分三个档次分别择校的方式是我们经过多年经验总结,得出的最有效,最能充分利用考生自身优势的择校原则,这种方式我们推荐给每一位考生及家长。
说完择校的基本原则,下面我们来根据各高校的各类具体报名条件,分类分层次为不同水平的考生推荐合适的择校组合。
二、五大学科竞赛类
五大学科竞赛奖项一直是自主招生中分量最重、最受认可的“硬通货”,各个高校对学科竞赛要求也都十分明确,竞赛成绩是我们择校时要参考的最主要的标准。
下面是我们整理总结的各高校自招对五大学科竞赛要求汇总:
随着五大学科竞赛在自主招生中的分量越来越重,部分院校也较往年提高了对竞赛等级的要求,下面我们为获得不同等级奖项的考生推荐适合的院校:
1、国决金银铜牌
推荐主要目标:北大、清华
推荐保底目标:浙大、上交、北航、人大
在五大竞赛中拿到国家级金银铜牌奖项的考生其实大部分已经和清北等名校签好了协议,或者直接保送。还没有确定目标的考生,我们并没有推荐冲击目标,因为国家级奖项在手,我们肯定要以清华北大二者之一为主要目标,只要不发挥失常,国决奖项通过清北自主招生的概率还是很高的。
值得注意的是,年只有北大明确要求五大学科竞赛国决奖项,清华虽未明确表明,但以往年经验,也需要国家级奖项才能大概率通过初审。而且清北两校的自招考试时间是冲突的,我们必须选出其中一所报考,这也算是一种幸福的烦恼了。
另外为了以防万一,保底院校依旧不可少,我们这里推荐的是:浙大、上交、北航、人大。这四所是比清北稍差一档的顶级高校,同时也是少数考试时间与清北不冲突的高校,其他如复旦、南大、中科大等名校与清北自招考试时间重合,只能放弃。国奖在手,通过这些院校的初审一般很容易,只要临考前做一些准备,放松心态就可以了。
2、省级一等奖奖项
推荐冲击目标:清华、北大、复旦、上交、浙大
推荐主要目标:北航、中科大、南大、人大、同济、北理、哈工大、天津大学、厦大、上财、央财、川大、北邮
推荐保底目标:华中科大、武汉大学、西安交大、大连理工、吉林大学、兰州大学
年自招简章明确要求省一奖项的院校共15所,有省一级奖项的考生,几乎可以选择国内全部高校。
对于平时成绩特别优秀的考生,可以尝试冲击清北,虽然通过概率不大,但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复旦今年竞赛要求从国决降低为省一,可以考虑,同时上交、浙大也适合作为主要目标。
对于成绩不算最拔尖的考生,也可以冲击上述名校,但主要的目标应该放在北航、中科大、南大等相对竞争稍小的学校。同时还可以考虑其他名校的王牌专业,如同济的建筑、北理工的车辆、上财的经济、北邮的计算机等,这些都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要知道这些王牌专业的录取分数有时并不低于顶尖院校的提档线,而且将来就业时也会轻松不少。
而保底的院校,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只要求省二奖项的名校,如华科、西安交大都是不错的选择,我们参加这些学校的自招通过率也比较有保证。
3、省级二等奖奖项
推荐冲击目标:华中科大、厦大、西安交大、吉林大学、人大
推荐主要目标:北邮、北师范、大连理工、武大、对外经贸、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交大、华南理工、兰州大学、华东师范、北京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推荐保底目标:华东理工、南京理工、湖南大学、东北师范、中国传媒大学
省二级奖项的学生选择也比较多。有两个省级二等奖的考生可以要报考厦大或天大,这是唯二认可双省二奖项的院校,同时性价比也很高。
对于只有一个省二奖项的考生,我们可冲击明确要求省二奖项的名校,如华科、西安交大、吉大等。而作为主要目标,我们可以选择竞争稍小的高校增加通过率,如武大、大连理工、兰州大学或个别学校的强势专业,如对外经贸的经济学类。
值得注意的是武大与人大两校,其中武大没有明确的竞赛要求,人大仅仅要求省三,可想而知这两所名校的竞争会比较惨烈。根据以往经验,至少需要省二的奖项才有通过这两校初审的可能,而且这两校均限报两所高校,压缩了我们的操作空间,所以选择这两校时一定要谨慎。
作为保底目标,我们可以选择要求省三的院校的强势专业,如南理工的兵器、湖南大学的机械、中传媒的新闻学等。
4、省级三等奖奖项
推荐冲击目标:北京化工、北京师范、北邮、对外经贸、西南大学、兰州大学、南京理工、电子科技大学
推荐主要目标:湖南大学、华中师范、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工、哈工程、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化工
推荐保底目标:仅在省内招生的高校
省三级奖项考生的选择就没有太多的名校了,有两个省三级奖项的考生可以报考北京化工、南理工、电子科技大、兰州大学,这四校认可双省三奖项,同时还都是很不错的高校。
只有一个省三奖项的考生,可以尝试冲击要求省三奖项的热门院校,如北师范、北邮、对外经贸,不过这些院校竞争都很激烈,要做好被淘汰的心理准备。
作为主要目标,我们可以考虑湖南大学、华中师范等竞争稍小的院校。值得特别推荐的还有哈工程,虽然要求省一,但以以往经验省三级别的奖项也完全有可能通过初审,作为前身哈军工的传统工科强校,哈工程的自招竞争却并不激烈,如果不介意北上哈尔滨的话,哈工程是一个很有性价比的选择。
作为保底院校,我们推荐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