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病因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公参民学校出路何在若体制改革后,教师何去
TUhjnbcbe - 2025/5/18 17:14:00

公参民学校包括三类:公办学校单独举办,公办学校与当地政府及相关机构合作举办,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学校。

教育部表示,未来“公参民”学校将会有大变化,第一,学校转为公办,第二,学校达到“六独立”可以正式与公办分割,成为纯民办。第三,关闭学校。

无论转公还是转为纯私立,其实对于公参民的学校来说,都会是一场巨变。

如果转为公办学校,学校师资会有哪些影响。人们有以下猜想。

1.优质公办老师会调回本部,多数公参民学校远离市区,若转为公办,待遇和本部持平情况下,多数会回到离市区更近的校本部。

2.影响最大的就是原来没有编制的老师。教育局是无法提供编制岗位,如果要编制,老师得自己重新考试,考编的概率是很小的,因为名额有限。如果民办老师想继续留在公办校,老师和学校需签订代课合同,如果只是签订代课合同,工资比不上民办校不说,连公办校待遇水平也难以相比。没有事业编制的老师就“低人一等”。甚至在荣誉称号、职称评定等方面存在种种设限。

3.老师的去留有很多现实考虑,有时候不是争取编制就能解决的。在工作环境以及工资待遇上差距不小,所以大多数老师会选择离职,转投优质的纯民办学校。

4.公参民的学校往往没有编制的民办老师占比是非常大的,有的学校甚至能超过90%以上,所以一旦转公,学校的师资队伍会受到较大冲击。

那若转为纯私立学校,学校会有哪些影响呢?

学校管理体制会发生巨变,因为公参民的管理团队多为公立学校指派包括骨干教师。一旦变为纯私立将是釜底抽薪。比如衡水第一中学改名衡水泰华中学,转为纯私立。录取分数线大大降低,美誉度直线下降。随着而来的就是财政没有了支持,纯民办学校建设完全靠自给自足,自然学费就会大幅增长。否则老师的工资都很难正常发放,又何谈提升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呢。

综上所述,无论公参民学校转公还是转为纯私立,学校整体的师资力量是必将是一场动荡,而这些只能靠时间来慢慢抹平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公参民学校出路何在若体制改革后,教师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