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面临中小学春季开学,民转公的浪潮再一次掀起。
学军文渊中学是这一次讨论风暴的中心。版本很多:民办初中部要砍掉,生源转向世纪城初中;还是继续民办,今年也继续招生......
当然,除了被推上热搜的文渊中学,杭二白马湖同样有相类似的传言。不过,针对杭二白马湖的情况,我特意咨询了白马湖的老生家长,据他们透露本学期的学费已经交了,9月份还不知道。
四散的传言让一切都变得扑朔迷离,谁也无法给出正确答案。
前有艮北采实、未科文澜,如今有学军文渊以及杭二白马湖,一茬又一茬奇货可居的套路再一次出现。
不过虽是传言,但我们能很明显的感受到,杭州已经开始进入全面民转公了。
去年12月,采荷实验艮北校区和余杭蔚澜学校(初中部)传出民转公的消息。
这一根据源自上城区和余杭区年招聘计划中带编制的招聘,让众多家长嗅到了民转公的味道。
民办学校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纯民办学校;另一种就是“公参民”,由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合作举办。
从当时余杭区招聘公告显示,决定公开招聘年第一批事业编制教师共人,其中蔚澜学校招聘5位老师,包括初中语文、数学等等;上城区牛田单元地块36班初中(采实集团)招聘6民教师。
图源:网络
我们知道,蔚澜学校是一所民办学校。一般而言,民办老师是没有事业编制的,况且早在年就曾出台过相关文件明确严禁公办学校在编教师到民办学校任教。
值得注意的是,自年以来,蔚澜学校招聘的均为事业编制教师。
图源:网络
当然,除了采实和蔚澜,位于富阳的一所民办学校招聘需要参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是否也类似于蔚澜学校也未可知。
也正是带编制的招聘,让民转公的火芯重燃了起来。
不过,地方政府在未真正出台相关文件之前,民转公的消息都只是无稽之谈。
至于为何民转公时常被提及,绕不过两份文件。
首先是去年7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的《教育部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
重点很多:公办学校与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合作举办的义务学校,应办为公办学校;
公办学校也不得以举办者变更、集团办学、品牌输出等方式变相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等等。
看起来文件是对“公参民”学校做出了一些框定,但存在的问题很多:有公办背景或者联合办学的民办学校该如何处置等等。
还有一份文件就是修订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
文件中提及民办初中、小学在校人数占义务教育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将调减至5%以下,原则上不再审批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
图源:《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年民办普通小学在校生人数占总在校生比例为17.4%,民办初中在校生人数为12.9%。相较年还有上涨的趋势。
这也意味着调减降幅还是比较困难的,但如果想要完成,只能将更多的民办转为公办才能实现。
源头的控制加上民办的转化,未来公办只会越来越多。而这一现象已经在其他城市展开:深圳的淮南第一中学、上海浦东民办张江集团等民转公,已经在充分预示。
浙江自然也不例外。去年9月22日,温州市网络问政平台上出现关于出台限制民办义务教育的政策。
图源:网络
随后温州市教育局便做出的答复称教育厅已落实《意见》的初步方案,正式文件下一步会印发。
虽然目前杭州暂未有任何相关具体文件,只能说,民转公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那么,随着越来越多民办加入公办的队伍,对杭州房价影响几何?
民转公当然有好有坏。一方面,让一些原本较为普通的学区房贴上新的金名片,商品房价短期上涨自然是有的。
去年12月采荷传出民转公的消息,让艮北板块一些原本准备出售的业主,都纷纷收起了自己的房源。毫无疑问,各位房东都想民转公落实后卖个好价钱。
不好的方面自然是转公后学区质量的降低。
不过,随着民转公的大趋势,未来“遍地”都是学区,学区的特性已经不再有炒的资本。
虽然目前杭州仍无任何相关政策出现,但结合近期学区房在法拍市场的形势,学区房的优势一味减弱。
1月23日,杭州顶级学区房耀江文鼎苑一套建面为58.66㎡房源,以万底价售出,成交单价仅约7.3万/㎡;
结合近期文鼎苑在二手市场的成交情况,同样不容乐观。2月10日成交一套㎡中层房源,总价万,成交单价约7.8万/㎡;12月11日成交一套㎡房源,成交总价万,折合单价约7.7万/㎡。
如今的成交单价与去年上半年最高网签价相比,几乎腰斩。况且,文鼎苑近3个月内仅成交4套,少的可怜。
越来越不受“待见”的学区房,在如此大环境下正慢慢回归本质。届时民转公的出现,毫无疑问会让这些名校、学区房等迎来新一轮洗牌。
那么,学区房还值得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