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三角城市重要中心城市苏州再有一所国家级重点高校落户,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拟定建设,总规划面积约两千亩。学校将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聚焦信息技术、生态环境、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地球资源等高端领域研究生培养,重点在新能源、光电技术、生态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信息技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国家重点科技专项领域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高层次人才培养。
提到苏州的高校,人们很快就会想到苏州大学。在不少人看来,苏州大学是实力最强、声望最好的地方管理高校。不过,仅靠苏州大学一所名校是远远不能满足苏州经济发展需求的。据统计,当前苏州的制造业总规模仅次于上海,是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工业城市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外来人口多,苏州的外来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七百万,但本科及其以上学历的人才占比不高,南大苏州校区的建设可以为当地输送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口素养。
其实在苏州已经有不少高校级别的大学落户,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山东大学苏州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如果算上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和昆山杜克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在苏州落户的“大牌”高校已有十几所。
如今,又一所国家级重点高校南京大学落户苏州,建立苏州校区,说明苏州对高层次大学的需求力度丝毫没有减弱。南大苏州校区落户地苏州高新区主要负责人表示,“苏州这么大制造业总量,有三四个像南大这样的高校都不为多。”
南大与苏州的合作,是一次全面的战略合作,南大苏州校区会依据苏州制造业或产业发展现状去提升、优化学科设计。另外苏州校区还会将之前南大与苏州下辖县市区合作的多个资源予以整合,以实现优势共享,给科技成果带来更多成效。苏州因南大的加盟变得愈加强大,南大也因此获得了更多资源和空间,且苏州的国际化与很高的开放度会极大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南大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高校扩大办学规模很常见,名校也不例外。国内排名前十的高校,极少有高校未合并其他院校或异地办学的,在南大苏州校区拟建之前,南大算是其中之一。正因为如此,南京大学一直是被人们认为是“注重内涵建设,不走规模化发展道路”的著名学府。然而南大最终还是没有憋住!据南京大学苏州校友会会长徐先生介绍“过去几年南京大学发展相对较慢,虽然南京当地的校区在扩大,但还是限制了南大的发展,现在需要扩张,到苏州吸引一些新的机遇和资源”。徐先生的发言既说出了南大近些年发展遭遇的困境,也提出了南大走出发展困境的解决办法,某种程度上与南大的发展思路不谋而合。官方也已经把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定位为一个本科教育、研究生培养、国际化办学、产学研协同创新“四位一体”的“第二个南大”。
大家都很清楚,相关部门对高校异地校区办学一直持审慎态度,“原则上不审批设立新的异地校区”。鉴于此,有人对南京大学设立苏州校区有疑问。这就不得不说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了。苏州校区建成后,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将整体搬迁至苏州,并在新校区中负责本科生培养任务。新校区由已获批的独立学院搬迁而来,一定程度免除了“异地建立校区”的尴尬。所以,南大新校区的全称为南京大学苏州校区(金陵学院),建设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就自然成为南大苏州校区的一个重要建设点。有了异地校区的南大,会不会复制“浙大速度”呢?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