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多为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发作时症状包括肢体抽动、强直,意识丧失等,对患者正常工作、生活影响较大,建议发生相关症状的患者需及时至正规医疗机构检查,明确诊断后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癫痫诊断包括了三个步骤,第一步,需要明确患者的发作性症状是不是癫痫发作,第二步要明确癫痫类型,以及发作病因。
首先需了解完整、详细的病史,这对癫痫诊断、分类、鉴别都非常重要。由于癫痫发作时患者多存在意识障碍,无法详细描述癫痫病情,因此目击者、亲属的描述非常重要。
具体描述包括患者的起病年龄、发作诱因、发作过程,以及是否存在癫痫先兆,诊疗经过等。既往史中需明确患者过去是否患有其他疾病,如脑膜炎、肝肾疾病等,还需了解家族史,亲属中是否有癫痫患者,或存在与癫痫相关的疾病,比如偏头痛等。
了解病史后,需进行辅助检查。
其中,诊断癫痫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是脑电图。脑电图诊断发作性症状意义较大,可帮助明确癫痫发作的类型。但需注意,技术、操作方面具有局限性。常规头皮脑电图可记录到痫性放电的患者仅为49.5%。而且部分癫痫患者脑电图检查正常,甚至部分正常、健康人群中也可见偶发性痫样放电。因此不能完全依据脑电图来确诊癫痫。近年来,视频脑电图和24小时长程脑电监测,大大提高了发现痫样放电的可能性。视频脑电图可同步监测患者发作时脑电图的改变,明确癫痫患者发作性症状与脑电图之间的关系和变化。
除了脑电图外,癫痫的其他辅助检查还包括神经影像学检查,如CT、MRI。
神经影像学检查可确定脑结构是否存在异常病变,对癫痫诊断、分类有一定帮助。其中MRI较为敏感,可较好显示海马病变。如出现以下几种情况,通常建议做神经影像学检查:
1、脑电图提示为部分性发作;
2、神经或神经心理证明有局限性损害;
3、一线抗癫痫药物无法控制病情及发作;
4、抗癫痫药物无法控制癫痫发作,或者癫痫发作类型产生变化,可能存在进行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