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病因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民办校大地震民转公大潮来袭,上海公办
TUhjnbcbe - 2025/7/3 15:23:00
北京什么时候治疗白癜风合适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导语

自民促法实施条例公布以来,民办教育圈“风声鹤唳”,各地开始落实相关措施,不少学校将迎来重大变革,引得家长们议论纷纷。

上海哪些民办学校要转到公办?哪些能转公办?......成为现在的热议话题。最近很多家长留言问指导君关于“民转公”的相关问题,今天就为大家来理一理!

最近指导君看到网上广泛流传着一份上海民转公名单,除了那份名单之外,就连某短视频app中,也出现了相关的名单。

指导君在这里提醒各位家长:目前官方未发布任何关于上海民转公的名单,切勿轻信。至于目前传的沸沸扬扬的民转公政策,确有其事。

下面指导君带大家了解一下自今年5月起,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以及落实情况。哪些学校未来将会转公,家长们可根据政策来具体判断!

01、公办不得办民办

教育部:公办名校办民校不利建立良好的教育秩序

早在今年5月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就提出:公办名校办民校“对于形成公平、良好的教育格局有影响”,下一步将出台方案规范治理。

今年5月14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下称《民促法》)通过中国政府网公布,该条例自年9月1日起施行。

(图片来源:国务院)

《民促法》规定:

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民办学校

地方人民政府不得利用国有企业、公办教育资源举办或者参与举办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

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不得与利益关联方进行交易,其他民办学校与利益关联方进行交易的,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学校利益和师生权益。

简而言之,就是不再允许有公参民学校了。在此大环境下,国内各地教育厅纷纷发文,开启了义务教育阶段“民转公”的大整改。

02、八部门:2年内实现过渡

暨5月14日《民促法》修订后,教育部等8部门又发布一个重磅文件:

红头文件名为《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由教育部等8个中央部委办联合印发,落款日期是年7月8日。

指导君为大家划出了这份文件的几个重点:

1、公办学校单独举办的民办、公办学校与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合作举办的义务学校,应办为公办学校;

2、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符合“六独立”可以继续举办民办,但对使用公办校名和校名简称进行清理后退出。

3、对于不符合“六独立”要求的民办学校,要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视情转为公办或终止办学。

4、不再审批新的“公参民”学校,公办学校也不得以举办者变更,集团办学、品牌输出等变相举办民办义务教育。

5、地方政府和公办学校不得向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新增派具有事业编制的教职工。已经派出的,分阶段分步骤有序引导退出。

6、力争用2年时间,理顺机制体制,实现平稳过度。

文中的“六独立”,指:独立法人资格、校园校舍及设备、专任教师队伍、财会核算、招生、毕业证发放。

03、哪些是“公参民”学校?

“公参民”学校文件列举了以下三类:

第一类:公办学校单独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

第二类:公办学校与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含具有财政经常性经费关系的其他单位、政府国有投资平台、政府发起设立的基金会、国有企业等)合作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

第三类:公办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合作举办(含公办学校以品牌、管理等无形资产参与办学)的义务教育学校。

文件要求,第一类和第二类“应办为公办学校”,并按照属地原则,划归市、县级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

对于第三类学校,文件提出两个方向,一是“可继续举办民办学校,但公办学校逐步退出”;二是“经协商一致且条件成熟的,也可转为公办学校”。

说到底就是分类处置,有的必须转为公办,否则就停办,有的可以继续保持民办性质。

04、谁要转?谁独立?

《通知》的关键在于:民办学校不能再有公办学校的“影子”!

民转公典型代表:张集

上海张集转公的本质是公参民的民办学校转公办学校。

该校由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上海市上海中学承办的初级中学。

也就是说借用公办资源并且以政府、国企等名义用国家经费办的民办学校转为公办学校。

这些学校背后的运营力量是公办教育,也就是说:只要公办教育与民办学校有关系的学校,都要进行调整!

新政后首例:纯粹民办学校转公办学校

今年四川新办的民办学校——眉山天府新区嘉祥外国语学校(简称天府嘉祥),还没等到9月1日开学,但已经被要求转设为公办学校。

据指导君了解,天府嘉祥由四川恒邦双林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由嘉祥教育集团负责运营管理。

这是民办教育实施新政前后,四川第一例由民办转设公办的义务教育学校,天府嘉祥的性质将就此发生改变,家长和学生们或许将重新选择。

上海的民办双语学校,大部分产权结构清晰,属于“真民办”。比如世外是由民营企业均瑶集团举办。

按照目前的规定,此类学校可以不转公办,但参考其他地区的情况,未来也不是没有转公办的可能。

其他有公办名校参与的民办学校,则均在此次政策的适用范围内,家长们可以对照学校的性质,来判断是否会转公办!

至于最近网上广泛流传的所谓首批民转公名单,则并非官方所发,提醒家长们勿轻信。

国际学校则与这份《通知》无关。

05、民转公后的影响

一、教学品牌和管理体制脱钩

比如天府嘉祥学校,将不能使用嘉祥品牌,实外花海校区,也不再使用成实外品牌。

纳入公办学校体系之后,学校的教学、课程体系、管理体系都要回归公办体系,受教育局严格监管,超纲学习、超前学习、超时间学习肯定是不可能了。

二、生源转为对口固定

根据民办转为公办之后,生源将按照就近原则,对口录取更加固定。其生源质量取决于对口范围,与以往摇号录取相比,变化不大。

三、学费按照公办收取将大幅降低

民办转为公办之后,学费按照公办的标准来收取,学费会比民办更便宜。但是学校失去高昂收费后能否维持过去高支出带来的优质教育水平?

四、师资可能出现变动

转公办后,学校没有高额的经费,优质的师资也将面临一次选择,是回原来顶级公办名校,还是继续在新学校拓荒。这次改革后,对顶级公办名校本部会是利好,优质师资不再被稀释,这些分校的师资必定会面临巨大的变化。

五、教育生态将趋于良性发展

此前一段时间民办教育的过去扩张,导致部分区域民办学校一家独大,挑选生源导致公办学校生源稀释,义务教育阶段都普遍出现“民强公弱”的不均衡发展格局。

而本次《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有效施行落地,将有利于促进教育生态的公益化、公平化、均衡化发展。

而那些不转公办,独立出去的民办学校未来将和公办名校之间完全脱钩,没任何关系,完全民办化。

写在最后

自中办、国办《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15号文)出台后,中央和各省相继召开规范民办义务教育专项工作会议,全面启动规范民办义务教育专项工作。

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不得与利益关联方进行交易,其他民办学校与利益关联方进行交易的,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学校利益和师生权益。

整体而言,“民转公”可以说是对民促法实施条例的具体实施和落地。民办教育大浪淘沙的时代正在到来,在新政实施背景下,学校办学者要始终保持教育初心,不功利,不浮躁,促进我们的教育生态走向公益化、公平化、均衡化发展。

大规模的政策落实,以及各地政府的政策反应,均已说明“民转公”不可逆转,且在稳步推行。在目前政策之下,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大规模横向发展的时期已过,但民办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必不可少,未来如何发展,还需各方共同探索。

信息来源:国务院、教育部,部分信息综合自网络

本文转自:上海幼升小指导

1
查看完整版本: 民办校大地震民转公大潮来袭,上海公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