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病因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秋季传染病的预防及措施乐源教育集团
TUhjnbcbe - 2020/10/23 4:42:00

点击蓝字获取更多精彩信息

国庆假期已经结束,宝贝们也回归了学校。随着秋冬季的到来,天气日渐寒冷,逐渐进入了呼吸道疾病好发季节。秋冬季有哪些常见疾病?又如何才能很好地预防呢?

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被细菌或病霉感染引起的疾病。传染途径是污染的空气、飞沫经呼吸道吸入或眼、鼻部粘膜直接接触病*污染的手及手帕等。

预防措施:

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多做户外运动,加强锻炼;不要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不随地吐痰和擤鼻涕,必要时可进行疫苗的接种:如接种卡介疫苗预防肺结核,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等。

肠道传染病和卫生习惯

肠道传染病:是消化道感染性疾病。

1、菌痢:感染途径是用被细菌或其他致病微生物污染的手进食,或食用腐烂不洁的食物。

预防措施:

发现吐、泻病人要早隔离、早治疗;消灭苍蝇、蟑螂;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吃腐烂不洁的食物;经常锻炼,增强体质。

2、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引起的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多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临床特征: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疱疹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

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愈后良好,不留后遗症。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该病的潜伏期为2~7天,它的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可通过飞沫传播。

手足口病分布广泛,无明显的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

预防措施:

1.保持空气流通。

2.饭前、饭后、便后洗净双手。

3.打喷嚏或咳嗽时要适当用纸巾掩口鼻,并应及时洗手。

4.儿童玩具或其他用品应经常彻底清洗。

5.减少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6.注意幼儿的营养、作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7.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应及时就医治疗。

入秋后穿衣要注意“三暖

入秋后要合理增加衣服,特别是中午前后温度较高,如果孩子穿的多,很容易捂出一身汗,吹到冷风就会受凉感冒。俗语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所谓秋冻,并不是说天气转凉也不要穿衣服,而是说入秋后孩子穿衣一般保证“三暖”即可。

一暖肚子:孩子由于肠胃功能发育不完全,如果着凉容易导致脾胃虚弱,容易导致孩子食欲不振,甚至肚子痛,极易导致疾病发生。

二暖手脚:手脚的皮肤神经末梢丰富,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孩子的手脚保持温暖,才能保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

三暖后背:背部适当温暖可以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的机会,但背部不可过暖,否则容易出汗,更容易因背湿着凉感冒。

学校属于人群密集的场所,面临着防控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和新冠防控的双重任务,学校师生如何做好防控是学校防治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环节。

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学生和老师人群在卫生方面的健康素养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佩戴好口罩、做好手卫生,便前便后都要洗手,咳嗽、打喷嚏的时候要用上臂或者纸巾,咳嗽或打喷嚏之后要洗手,尽量避免接触眼睛、口鼻等。

要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加强各类工作、学习、生活等场所的清洁和通风,每个场所每天至少通风一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尽量减少到密集场所进行活动。如果出现了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应该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上学和放学途中

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

师生尽可能做到家庭学校“两点一线”,最好采取步行、自行车、私家车等这样的方式上学和放学。乘坐公共交通或者校车的时候,应当注意个人防护,戴好口罩,同时要注意与他人保持合理间距,途中避免用手触摸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物品,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外出活动。

注意运动和三餐的合理性

主食、蔬果和禽肉蛋的比例要保持3:2:1,这是以往学校一贯主张的运动和营养标准。同时要注意保暖,根据温度适时增减衣物、加强锻炼等。由于刚放了个长假,开学后更要注意合理安排作息,师生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些都是为了增强大家的体质和机体免疫力。

在流感流行季来临之前,接种疫苗应该是最有效、最经济的一个预防手段。

入秋后家长应该配合

幼儿园哪些工作

1.学习有关传染病的相关预防知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积极配合班级教师做好传染病的管理,做好幼儿的个人卫生。

3.对孩子进行健康教育,按照季节变化及时给幼儿增减衣物。

4.传染病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口聚集的场所和空气污浊的场所游。

5.家长应坚持入园前和回家后给孩子自查,发现异常(如:皮疹或者手、足有水泡、发热、腹泻等症状)及时送医治疗,并向老师请假。

6.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和锻炼习惯,合理搭配孩子膳食,少吃零食。

7.加强家园沟通,及时与教师交流孩子的健康状况。

家长发现

疑似传染病后怎么办

1.若医院确诊幼儿为疑似传染病时,要立即和班级教师联系。

2.按照医生要求对孩子进行隔离治疗,这样做是为了保护易感人群(其他孩子)。

入秋后食用哪些水果

有益健康

柑橘

柑橘有生津止咳、润肺化痰等功效,食用对于治疗孩子肺热咳嗽,有辅助功效。

苹果

科学家把苹果称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空气污染比较严重,多吃苹果可改善呼吸系统和肺功能,保护肺部免受空气中的灰尘和烟尘的影响。苹果还具有生津、润肺、开胃、止泻、通便等功效。

葡萄

葡萄从果皮、果肉到种子,都蕴含满满的营养成分,除葡萄糖、果糖外,还包含氨基酸、维生素C、钙、铁等多种营养物质,其中多种多酚类化合物,如原花青素、花青素等更具有极佳的抗氧化,比维生素C高出18倍,保护人体不受自由基侵袭造成老化、维持肌肤弹性,修复紫外线伤害。葡萄制干后,铁和糖的含量相对增加,有利于孩子、妇女和体弱贫血者的滋补。

梨肉香甜可口,肥嫩多汁,有清热解*,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生食、榨汁、炖煮,对肺热咳嗽、麻疹等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给孩子经常做些梨粥,或是用梨加冰糖炖水喝,从而止咳祛痰。

秋季疾病多发,家长朋友们应该和幼儿园一起积极做好预防措施,确保您孩子的健康成长!

1
查看完整版本: 秋季传染病的预防及措施乐源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