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病因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警惕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
TUhjnbcbe - 2021/7/11 7:23:00
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http://m.39.net/disease/a_5416230.html

近期珠海市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高发且呈流行趋势,请家长朋友们多了解关于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的知识,做好预防工作。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国家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的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的区别?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一样都是有多种肠道病*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传染力和手足口病一样强,没被列入国家法定的传染病类别,多发于学龄前儿童,有部分疱疹性咽峡炎会发展为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传染源是什么?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患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检出病*,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是如何传播流行的?

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1、儿童通过接触被被病*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传播;

2、患儿咽喉分泌及唾液中的病*也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3、饮用或食入被病*污染的水、食物等也可造成传播。

4、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不严格造成传播。

Q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有哪些症状?

答: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疹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愈后良好。部分病例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少数病例(尤其小于三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疱疹性咽峡炎也是起病比较急,传染力比较强,发热(部分病例不发热)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有部分病例会发展为手足口病。

Q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怎么治疗?

1、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2、对证治疗:发热等症状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手足口病和疱疹的高发期是什么时候?如何预防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

全年均可发病,一般在5-7月和10月份是发病高峰。据珠海市疾控中心通报,今年疫情提前,目前我国已进入手足口病和疱疹的流行季节,且疫情呈上升趋势。

预防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

多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使用。

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及要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感染的机会。

注意搞好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太阳和增加运动量,增加自身免疫力。

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注意保证幼儿的睡眠时间(每日10小时左右)和睡眠质量。

在园的幼儿要配合幼儿园的晨检工作,坚持每天晨检;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并及时跟班级老师沟通,不隐瞒病情。

患有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的幼儿,根据医生的嘱托隔离2周后返园。

护理

1.消*隔离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幼儿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需要居家隔离2周。幼儿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可用消*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幼儿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

2.饮食营养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幼儿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3.口腔护理幼儿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幼儿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

4.皮疹护理幼儿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剪短幼儿的指甲,防止抓破皮疹。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为了全体幼儿的健康,请您配合保健医生做好晨检工作,我园严格执行卫生保健制度,每天做好班级消*及预防措施。凡是晨检或在园幼儿出现发热、皮疹或疱疹等症状,我们均立即带到医务室进行隔离,通知家长接回观察、就诊,并及时告知老师就诊情况,不隐瞒。感谢家长们的理解与支持!

做自己的健康卫士

版权说明:香洲教育幼儿园出品

撰稿、编辑:杨金花

审核:李芝娥、何杭敏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们不介意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感谢支持!

支持幼儿

走向独立

让每一位儿童

拥有良好的人生开端

教育

亲子

家园

沟通

分享

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警惕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