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我行动
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张蕖
安医大一附院魏媛媛
年世界艾滋病日我国宣传主题是“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旨在强调包括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社会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社区的优势和作用,强调个人健康责任意识,与*府和其他社会力量一起,共同防控艾滋病和推进“健康中国行动”,为遏制艾滋病流行和健康中国建设作出贡献。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让我们一起来知艾防艾,行动起来吧!
认识艾滋病
1.什么是艾滋病?
答:艾滋病是一种由艾滋病病*(HIV)感染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2.艾滋病病*(HIV)有何特点?
答:HIV病*复制速度快,目前尚无技术完全清除体内艾滋病*,主要破坏具有免疫功能的T4淋巴细胞,在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中含有病*。病*在干燥环境中很快死亡,一般消*剂能将其杀灭。
3.艾滋病有何特点?
⑴生物学特点:由病*所致,为传染性疾病,潜伏期长,貌似健康,目前无疫苗预防,无特效药物治疗,病死率达%。
⑵社会特点:艾滋病的传播与人类个人的一些特殊行为有关,而这些行为又与社会的变化有关。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社会对病人产生歧视、轻视、敌视,所以艾滋病既是生物性疾病,又是社会心理性疾病,既是个体的问题,又是社会的问题,造成多方面损失,阻碍社会发展,同时其预防和控制涉及诸多社会敏感问题。
4.艾滋病的自然病程如何?急性期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2-4周,部分感染者出现HIV病*血症和免疫系统急性损伤所产生的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临床表现以发热最为常见,可伴有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
无症状期可从急性期进入此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此期,此期可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其时间长短与感染病*的数量、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的个体差异、营养条件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在无症状期,由于HIV在感染者体内不断复制,免疫系统受损,CD4+T淋巴细胞计数逐渐下降,同时具有传染性。
艾滋病期此期为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血浆HIV病*载量明显升高。此期主要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
温馨提示
如果您有以下症状,请警惕并及时就医
1持续1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常超过10%。部分患者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头痛、癫痫及痴呆等。
2出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其特点为:(1)除腹股沟以外有2个或2个以上部位的淋巴结肿大;(2)淋巴结直径≥1cm,无压痛,无粘连;(3)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
3呼吸系统:肺孢子菌肺炎,肺结核,复发性细菌,真菌性肺炎。
4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弓形虫脑病,各种病*性脑膜脑炎。
5消化系统:白念珠菌食管炎,巨细胞病*性食管炎、肠炎;沙门菌、痢疾杆菌、空肠弯曲菌及隐孢子虫性肠炎。
6口腔:鹅口疮,舌毛状白斑,复发性口腔溃疡,牙龈炎。皮肤:带状疱疹,传染性软疣,尖锐湿疣,真菌性皮炎,甲癣。
7眼部:巨细胞病*性及弓形虫性视网膜炎。
8肿瘤:恶性淋巴瘤,卡波氏肉瘤。
艾滋病的传播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HIV的传播途径有以下三种:艾滋病的易感人群艾滋病的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HIV的感染与人类的行为密切相关,男性同性恋者,静脉注射*品者,与HIV/AIDS患者有性接触者、多性伴人群、性传播感染群体,都属于高危险群体。
下列行为不传染艾滋病
艾滋病的预防在现阶段,最现实、最有效的办法是针对其传播途径,通过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来规范和改变人们的行为。能过规范行为,来阻断HIV经血、经性和母婴传播。同时,在医疗卫生保健机构规范各项有关操作,防止医源性传播并做好自身保护。
具体方法正确使用安全套,采取安全的性行为
不吸*,不共用针具
推行无偿献血,对献血人群进行HIV筛查
医院管理,严格执行消*制度,医院交叉感染。
预防职业暴露与感染
推进母婴阻断项目,控制母婴传播
对HIV/AIDS患者的配偶和性伴者、与HIV/AIDS患者共用注射器的静脉药物依赖者,以及HIV/AIDS患者所生子女,进行医学检查和HIV检测,为其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版)